
5月20日,在素有“世界會客廳”與上海“人民大會堂”之稱的上海北外灘國客中心,上汽集團與奧迪品牌正式宣布雙方合作邁入全新臺階:奧迪將與上汽集團聯合開發專注中國市場的全新平臺——“智能數字平臺(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該平臺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網聯車型。
此次發布會上,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上汽奧迪聯合項目首任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祖似杰,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等重量級領導一一出席。其中,來自奧迪的宋斐明在發布會上官宣新職位,未來將成為推動合作落地的“第一負責人”。對于上汽和奧迪雙方來說,一個充滿冒險同時又蘊含機會的新時代,已經揭開序幕。這一次,上汽站到了“技術反哺外方合資伙伴”的時代前沿,而奧迪則打破陳規,聯手中方合作伙伴一起展開一場“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時間競逐。
二者再次攜手合作的結晶,將在2025年如期而至。
基于雙方聯手開發的全新一代純電智能數字平臺,上汽奧迪將陸續量產三款覆蓋B/C級的純電豪華汽車。這意味著,奧迪品牌全新車型的開發周期,從以往燃油車時代的6-7年縮短到30個月,以趕上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
“今天的官宣相當于結婚領證,但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磨合了一年多時間,這有點像結婚前談戀愛的過程。”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在簽約當天下午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調侃道,雙方在磨合期間達成的戰略一致包括:第一,必須堅守奧迪品牌豪華品質和基因,這是基礎和前提;第二,通過串并聯開發模式,盡可能加快產品開發流程縮短新車開發周期;第三,要構建數字化平臺協同全球研發的效能。
新平臺與智己無關,系雙方聯手打造
據官方介紹,基于這一智能數字平臺打造的首批車型將是三款純電動車型,覆蓋B級車和C級車細分市場。同時,雙方深化合作所鎖定的目標也十分明顯——向高端純電市場發起挑戰。這一決策的基礎,是上汽大眾大眾品牌ID.系列不錯的銷量。
如今,該細分車系已經成為合資品牌中首個在純電市場破局的先行者。
據官方通報的信息,上汽+奧迪的技術合作模式,將使奧迪產品開發周期大幅縮短超過30%,其首款車型將于2025年上市。這與此前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透露的“雙方合作車型將于2026年推出”相比有所提前,可見雙方合作進展推進非常順利。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前網絡盛傳“奧迪采用智己平臺開發全新電動車”的說法,也首次得到官方厘清。據賈健旭介紹,此次雙方聯合開發的智能數字平臺是全新的純電豪華平臺,不是上汽自研且已經應用到智己汽車上的“星云架構”,雙方聯手打造的新平臺瞄準智能純電時代的“出行伴侶”,一臺有感情會交互能與用戶交流的足夠聰明的電動車。
這也更進一步證明了上汽與奧迪合作的創新精神與誠意。賈健旭還透露,4天之后上汽大眾在安亭的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舊工廠就將迎來全面升級,成為新的智能電動車工廠,首款車型就是今天簽約的合作項目的產品。
而在上汽集團王曉秋的發言中,則特別提到了早在1980年,上汽與奧迪就已經因奧迪100的生產在安亭工廠結緣的故事,也進一步強調了上汽與奧迪將在未來共同推動上汽奧迪夯實“豪華新勢力”品牌標簽,此次合作也有助于未來中德雙方建立更廣泛、更深入的合資合作關系。
在雙方為什么合作這一問題上,賈健旭無不自豪地表示:“所有最好電動化零部件公司都在中國,最快速的技術迭代在中國,中國消費者對于智能電動車‘第三空間’需求最迫切。因此,奧迪提出一款新車開發周期縮短至30個月的目標,只有在中國能完成。”

步入合資新時代,上汽奧迪“美美與共”
對于奧迪品牌而言,與上汽開發全新平臺這一合作的重要性并不輸給與上汽初次建立合作推出上汽奧迪品牌,這不僅令奧迪成為了首個與中國本土汽車企業進行純電架構開發與智能駕駛深度合作的豪華品牌,也讓“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實現了新階段的跨越。
而從技術角度來說,相比向上汽大眾馳援的PHEV插電混動技術,上汽在此次合作中能為奧迪在純電、智能化領域提供更多技術和生態支撐,不僅能夠迅速彌補奧迪在智能化上的短板,而且還有助于奧迪品牌進一步融入根植于中國市場的數字化生態,保持競爭力。
“上汽在這個新能源合作中扮演橋梁的作用,這個橋梁連接兩個東西,一個是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和供應鏈生態,一個是連接智能化產業鏈和供應鏈生態,這兩個東西都是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發展電動化的核心資源。“賈健旭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