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美國媒體專門找到了一臺比亞迪海鷗進行拆解,想看看中國是怎么補貼新能源汽車的,結果非常意外。從報道中可以看到,零部件大多數都是比亞迪自己研發制造,做工內飾絲毫不比美國30000多美元的電動車差,隨后得出的結論是12000美元下,美國車企造不出海鷗。
其實在這之前,馬斯克就已經表示:“中國的電動汽車非常好,如果其他國家沒有設置貿易壁壘,中國電動汽車將幾乎摧毀世界上大多數汽車公司”!美媒也直言,毫無疑問中國擁有目前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產業鏈,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所不能比擬的,這些企業從內向外的進化、成長,確實擁有強大的競爭力,這是當前美國車企所不具備的。
近幾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已經讓中國汽車品牌有了全球領先的制造能力和競爭力。在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目的地統計中,而前三目的地分別為俄羅斯、墨西哥和比利時,分別為90.9萬、41.51、21.74萬輛。美國僅排第十四,共出口7.48萬輛;
一方面,經過這幾年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打壓,中國汽車車企早就對美國市場有所警惕,相信對這次100%關稅征收,也早有預案。另一方面,從出口目的地統計中可以看出,中國汽車出口主要覆蓋歐洲、南美、澳洲、中東、東南亞等區域,突出一個多點開花,同時針對當地人民需求推出不同的車型。比如這次比亞迪向墨西哥推出皮卡產品,也正是滿足當地對皮卡產品的強烈需求。
根據數據統計,比亞迪和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的差距不斷縮小,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占據19%的市場份額,而比亞迪市場份額已經增至15%。
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經進入覆蓋了全球77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比亞迪全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突破24萬輛,同比增長337%,成為2023年全球品牌出口銷量排行榜前十名中增長最大的車企。所以,中國車企的崛起絕不是某一個國家和區域可以阻止的,畢竟在高性價比和卓越的產品面前,消費者永遠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