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淮劇團演員邱海東憑借在淮劇《闖上海》中鄭鴻甫一角,獲得第3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配角獎。
邱海東飾演了一個前后反差極大的角色一從唯利是圖小人,逐漸轉變為在民族危亡面前敢于挺直腰桿的工商業人士。演員很好抓住了每一個情節發展環節,將復雜的心理動作轉化為直觀的表演細節。前半場的小生,后半場的老生,無論聲音還是形體都做了相應的調整,卻絲毫不讓人感到刻意,表現出豐富的表演經驗。
——評委評語
邱海東談表演感悟
我在《闖上海》里飾演的是二少爺鄭鴻甫,他是造船廠家的少東家。整部劇年代跨度很大,我要從年輕演到年老,塑造時我以小生、須生、老生三個不同行當演繹。我本工是小生,后半段我屬于跨行飾演,難度較大,既要展示不同的年齡段人物的特征,還要深入刻畫人物。戲曲舞臺藝術不同于其他藝術門類,我用“孤獨、清冷”來形容她。隨著年齡的增長,越會發現舞臺藝術是需要沉下心來慢慢雕琢的,沒有時間的積累,沒有舞臺上多年的跌打滾爬的經驗,是很難創作出走心的作品的。白玉蘭戲劇獎是我們每位戲曲人向往的藝術獎項,之前我也角逐過主角獎和配角獎,我把白玉蘭當作努力的方向,用心唱戲,認真演戲,不管是主演還是配演,我都全力以赴。此次又獲肯定,我覺得這份認可不只屬于我個人,還屬于我們淮劇,屬于上海淮劇團,更屬于我們《闖上海》劇組。淮劇這個質樸的劇種給了我無限包容,上海淮劇團給了我很多的幫助和溫暖。我為自己能為淮劇獲得這朵“白玉蘭”而開心,因為我真的很愛淮劇,很愛舞臺。我會堅持自己熱愛的事業,永遠不放棄,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血肉豐滿氣韻生動
邱海東對鄭鴻甫的精彩塑造
智聯忠
淮劇《闖上海》以蘇北女子羅玉英為主角,表現的是20世紀上半葉苦難深重的歲月里,眾多愛國民族資本家的誠信品質、大義情懷與民族氣節,及中國民族航運的發展歷程。
淮劇青年表演藝術家邱海東,唱念講究、做派細膩,在《闖上海》中成功塑造了鄭氏家族次子、羅玉英小叔鄭鴻甫,讓這個雖然貫穿全劇但戲份并不重的角色表現得色彩鮮明、形象生動、性格突出,令觀眾深深地記住了劇中唯一的主要“反面人物”。
在鄭鴻甫的塑造中首先他把握了其游手好閑、自私自利、見利忘義的性格特點,這是人物最為核心的部分。雖然在最后沉船抗日中精神境界提高了、自身成長了,但內在缺乏擔當精神仍無法抹去。舞臺上的鄭鴻甫無論是三十來歲的紈绔子弟,中年時追逐利益的自私商人,還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的六七十歲的老者,都表現得真實可信、可恨可氣、形象豐滿。這主要得益于他對人物性格統一性的把握及對在不同時期、具體事件中變化發展的闡釋。第一場鄭鴻甫一出場就抓住了觀眾,亮出一張無情無義、貪婪狡詐的嘴臉。“久盛”公司發生船難,大哥也因此遇難了,他作為二少爺一不著手拯救公司,二不為兄長的去世痛心,三不關照嫂嫂、侄子,反而要侵吞霸占家產。邱海東根據人物表達的需要,擺脫小生英俊灑脫的氣質,吸收了丑角的手段和特色,讓形象更加輕浮、浪蕩、無恥……著實遭人恨、令人厭,不過非但如此不能進入人心。包括在之后當看到大嫂經營有方又一門心思要入股賺錢,這一副嘴臉依然在演員生動、形象、真實的表演中活靈活現。
邱海東在把握好表演的同時,還對唱段進行了認真細致、性格化的處理。一方面把握劇情發展、人物的心理特點和情感狀態;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淮劇唱腔的特點和優勢,使角色的感染力增強,戲的音樂性、觀賞性豐富充沛。【五更調】“是否謠傳暫不論,無風起浪總有因”、【自由調】“這世道,起起伏伏風云疊變”,這些唱段都處理得情感準確、行腔飽滿、節奏鮮明、性格突出。鄭鴻甫的塑造,從小生到須生,再到老生,年齡跨度很大;在上海灘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歷史風云與人物關系中凸顯獨特的人物形象,運用跨行當的手段來完成表演并體現不同行當的特點,這本身就需要有不凡的藝術表現力。邱海東在《闖上海》中的創造與表現栩栩如生、氣韻生動,尤為值得肯定與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