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對于中國汽車產業而言,會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在微博的熱搜上,這個開端被濃縮成兩個話題詞:#小米喊話智己汽車正式道歉#、#智己汽車官方向小米道歉#。
而在一晚的喧囂過后,再來回看當夜的沸點,有唏噓感嘆,有反思檢討,更有硝煙彌漫、刀刀見血。
今天,用一篇文章來復盤小米智己昨夜的「劍拔弩張」,盤點炮火硝煙,梳理背后的邏輯和大勢。
一句話總結則是:全新輿情時代到了,發布會致敬友商會越來越狠,互相之間的攻訐會大量出現。而在血壓飆升的同時,市場公關營銷的重要性也在飆升,從傳播層間做產品做營銷成為必選。
不夠強,無論是產品、心態又或者是營銷能力,注定會成為「菜雞」,這一夜只是激烈炮火的開始!
一、劍指SU7
縱觀昨晚的智己 L 6發布會,小米 SU7 可以說是第二主角。
有媒體開玩笑說,智己 L6 幾乎是在像素級地開懟小米 SU7。
譬如,小米SU7 說最好開,智己 L6 就說真好開。SU7 說「人車合一,我心澎湃」,L6 就拿出智能底盤技術,問什么是「真正人車合一」,甚至在價格都是錨定的:「智己 L6 超強性能版預售價不超過 29.99 萬元」;
又譬如外形,小米SU7 說最好看,智己 L6 就說「真好看」,甚至說:「光靠模仿,產生不了好的設計,更走不出中國汽車自己的路」;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智能化的對比。
針對小米的智能,劉濤在臺上的表述也非常大膽。
在闡述「什么才是真智能?」時,大屏幕上打出了一系列問號:手電筒?手機支架?外界氛圍燈?后裝雙表盤?對講機座?而只要看過小米 SU7 上市發布會,就會知道,劉濤這是在懟什么。
甚至在智能駕駛環節,劉濤在介紹完 L6 的城市 NOA (領航輔助駕駛系統)等一系列功能后,還來了句——他算了算,他在智能駕駛說了六分鐘,而「雷總一分鐘就把智駕給講完了,有時候感嘆啊,還是雷總效率高啊」。
當時,現場轟然大笑。
二、小米暴起
當晚的發布會從八點開始,結束時不到九點半。
當時,誰也沒想到,小米的反彈會如此快如此直接,暴起發難,甚至可以用「暴怒」來形容。
先說關鍵,也就是上面這張圖——在三電關鍵的參數對比中,智己將小米SU7 MAX 版本的一項關鍵參數寫錯了——前電機使用了 IGBT 模塊,但事實上是它同樣也采用了 SiC 碳化硅。
小米汽車產品經理潘曉雯發文說了期間的奧妙:「SiC MOSFET 相比 Si IGBT 幾乎沒有開關損耗。因為 SiC 的制造工藝難度高,得片率、良品率低,導致 SiC 相比于 Si,價格還在 2~5 倍。」
就技術而言,SiC 相較于 IGBT,在高溫、高功率、高頻、高壓等較高條件下應用更有優勢,于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感知就是充電快與能耗更低,但隨之而來的是成本的上升。
這張圖的出現,也讓小米汽車找到了發難切口。
從昨天深夜十一點半到今天零時十分,@小米公司發言人 發布三條微博要求智己道歉,用詞嚴厲,并搬出了智己背后的上汽集團連番質問:
「智己公司作為上汽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竟會出現如此謬誤,是其專業能力缺失,還是有意造謠抹黑」;
「智己公司這樣行為,和上汽集團聲譽無法匹配,我們作為同行也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