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新一輪價格戰的打響,國內插混/增程市場又涌現出很多價格不高,配置、動力、續航表現都很優秀的新產品,讓很多小伙伴直呼買車、養車門檻越來越低了。近日,我們就拿到了長安UNI-Z,一款車長4750mm,軸距2795mm,售價11.79—13.19萬元的緊湊型插混SUV車型,看看它能不能成為10萬緊湊型SUV具備競爭力的一款車!

作為長安本品牌的一款新能源車型,長安UNI-Z在外觀這一塊,依然延續了長安系SUV家族化的設計,這款車的外形,本質上和之前上市歐尚Z6是有些相似的,尤其整體的線條走向和側面造型方面。不同的是,UNI-Z采用了多塊片狀“鱗甲”鍍鉻飾塊組成的進氣格柵造型,并且搭載了類似于鍛造輪轂的多輻式輪轂,具備一定的辨識度。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說,這款車的外觀設計是很成熟且得體的,側面懸浮式車頂設計和視覺前傾的設計,讓這款尺寸不大的車,看起來要大氣不少。

尾部造型則富有層次感,尤其是貫穿式尾燈造型,充滿了雕刻美感。但是我們也需要吐槽一下,這是一款用戶買到手要掛綠牌的車,車輛后杠還保留兩個假的排氣管裝飾,是不是有點太不走心了?

長安UNI-Z的內飾,可以說在這個價位的SUV車型中,用料這一塊還是很有誠意的,車內大量使用了軟性包覆材料,甚至包括中控臺上方延伸到前擋風玻璃這一塊,也都采用了很柔軟的材料,所以整體的視覺觀感、觸感都是很不錯的。

長安UNI-Z搭載了懸浮式的全液晶儀表和中控大屏,大屏的分辨率、流暢度表現都很不錯,功能也很豐富,并且支持“你好,小安”的語音操作,用起來還算是比較順手。但是界面和菜單分層方面,我們認為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很多功能對于初次駕駛的用戶來說,需要花一些時間來摸索,因為一些功能沒有直觀地展現在第一屏,需要進入二級菜單尋找。

這款車的后排舒適性表現非常不錯,坐墊長度適中,而且填充物非常軟,坐上去非常舒服,地臺中間也是純平狀態。后備箱本身的空間就很大,而且空間規整,第二排座椅放倒之后,會形成一個有一點點坡度的大空間,不僅可以裝載更多物件,外出露營,還能當“移動大床”用。



長安UNI-Z搭載一套由1.5L自吸發動機、E-CVT變速箱、18.4度動力電池和前電機組成的混動動力系統,純電續航里程125公里(CLTC工況),百公里加速時間7.4秒,虧電油耗為5.15L。從數據上可以看到,這款車的算是兼顧到了性能,因為7.4秒的百公里加速,在10萬級SUV中,已經不慢了。

125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短途通勤的純電行駛需求,所以日常通勤的花費可以很低。而長途行駛,5.15L的虧電油耗和1.3L的綜合油耗,可以讓詩和遠方的成本更低。

從駕駛上來說,這款車的起步動力不是一下子竄出來的,釋放地比較柔和,即使是快速踩下油門踏板,也是一個動力線性釋放的過程,整體動力輸出比較柔順,而且這款車的剎車調校,也是那種線性釋放到一個臨界點之后,快速制動的風格,這一點還是讓人比較放心的。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車搭載的主動剎車系統,會有一定的誤判概率,剎停力度非常大,可能會讓駕駛者“驚慌”一下。
底盤懸掛這一塊,從我們的體驗來說,這款車更多強調了側向支撐性,可能是因為1.7噸的車輛自重,讓長安方面希望用更好的支撐性來弱化車輛的側傾。但是也有一個次生結果,那就是有一些路面振動傳遞到了車內,感覺還是比較明顯的,相當于為了獲得更好的支撐性,犧牲了一部分濾震性能。

配置方面,UNI-Z整體的配置水平比較高,全系搭載了L2級駕駛輔助系統,頂配車型搭載了自動泊車、遙控泊車和記憶泊車等功能。同時這款車還全系搭載了電動后尾門、對外放電、自適應遠近光大燈、電動天窗、14.6寸中控屏、語音識別與控制、手機遠程APP控制、車載KTV、皮質方向盤、仿皮座椅等配置,整體配置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這款10萬級大5座緊湊型SUV車型,整體的產品力水平和開起來的體驗,都是很不錯的,很適合一些剛剛步入職場,預算不是非常充足,并且擔心養車比較費錢的年輕小伙伴,畢竟作為一輛中大型增程式電動車的車主,小編日常通勤的純電行駛成本每公里不到2毛錢,這款車只會更低,養起來壓力不大!
而且這款車目前還有廠商提供的最高1萬元置換補貼以及老舊車型淘汰補貼1萬元,大家在買車的時候,能夠享受到其中一項或者兩項,也能進一步拉低購車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