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什么時候,國人對“有沒有面子”這件事似乎都特別執著,尤其是在買車這件事更是如此。10年或更久之前,能開得起合資車確實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一件事,但隨著近幾年自主車企造車實力的提升和電氣化浪潮的來襲,自主車型的實力是越來越出眾,在很多領域的表現已然超過了合資車,不過在很多人的傳統印象中依舊覺得開輛合資車比較有面子。就這樣,依舊有不少人是合資車的鐵粉,好在近幾年合資車型的售價不斷下降,15萬左右就可以擁有一款經典合資中型車,這在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就拿東風日產天籟來說,目前就有四萬左右的購車優惠,入門級車型的落地價可能還不到15萬。既不會給消費者造成太大經濟壓力,開它回老家也比較有面子,尤其是對于生活在四五線小城市的用戶來說更是如此,省油經濟又耐用,綠牌對于他們來說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你目前恰好處于這一狀態,不妨可以多了解一番天籟,作為一款經典中型車,大部分消費者對它的產品力其實也沒有那么陌生。相比于上一代,這一代的天籟采用家族最新設計手法,看起來沒有那么老套過時。當然原本的沉穩氣息沒變,只不過看著更順眼而已,大尺寸倒梯形狀前格柵以多根短小熏黑飾條為背景,同時在表面加以貫穿鍍鉻金屬飾條進行點綴,配合兩側飾條,擁有更高視覺完整度的同時將前臉形態修飾得更加舒展,隨之而來大燈造型自然也發生了變化,點亮之后更加犀利有辨識度。

車側造型就是一款典型的家用車,簡潔腰線營造出干凈利落的視覺效果。車尾造型再次凸顯出它的傳統身份,尾燈造型經過重新設計。短時間,官方大概率不會針對這套經典設計理念做出調整,新增加的黑金版就是如此,僅僅在前包圍處加以金色飾條進行點綴,以此配合黑色車漆提升高級感,細節設計沒有任何變化。

坐進車內的首要感受就是沒那么廉價,雖說設計布局還是略顯傳統,但做工和用料還是很講究的,除了入門級,其余車型均搭載12.3英寸中控屏。相比于最為傳統的內嵌式小尺寸屏幕,視覺效果確實好了不少。中間臺中間位置鑲嵌了一根長條狀木紋飾板,再加上其他金屬材質共同提升內置質感,考慮到受眾群體的喜好。車內并沒有配備觸控按鍵,而是用物理按鍵和旋鈕代替,換擋系統也是最為傳統的設計,不存在什么學習成本,對于上了年紀的消費者來說剛剛好。

日產“大沙發”的優良基因被天籟沿襲下來,乘坐舒適度沒什么問題,空間表現符合自身定位,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罷了。從次低配車型開始便配備了前排電動調節功能,部分中高配支持加熱和通風,對這方面有一定要求的消費者可以考慮中配。從次頂配車型開始便配備了分段式電動天窗,有助于拓展空間感。大部分用戶對它的乘坐舒適度還是比較滿意的。

天籟在動力部分提供2.0L和2.0T兩套動力組合,分別搭載2.0L和2.0T發動機,最大馬力分別為156Ps和243Ps,大部分消費者都比較愿意考慮2.0L版本。主打一個皮實耐用,駕乘體驗偏向于沉穩舒適,當然也有部分車主表示在市區路段比較耗油。

天籟就是一款各方面產品力都很均衡的家用車,再加上合資身份擺在那里,因此有不少人心儀它,尤其是對于生活在小城市的消費者來說比較實用。相比于之前,目前天籟的銷量成績下降的還是很明顯的,八九千臺的月銷量成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罷了,其實不僅僅是天籟,其他合資車型當前同樣遇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發展困境,說明當前它的產品力已經不能很好滿足當代消費者的用車需求了,未來的它依舊需要不斷優化產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