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6號線(4節C型車廂)

上海地鐵6號線全長33.52公里;共設28座車站,其中19座地下站、9座高架站,全線共有11座換乘站;列車采用4節編組C型列車。呈東北-西南走向,線路北起浦東新區港城路站,南至浦東新區東方體育中心站,聯通了外高橋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六里現代生活園區、三林居住區。2007年開通。
6號線毫無疑問是上海設計最失敗的地鐵,完全沒有考慮到客流量,連預留都沒有,最起碼也整個6節啊,只能這樣了。上海其它地鐵都是6節B型以上車廂。
6號線使用4節C型車嚴重影響了浦東沿江片區的交通。
2、廣州3號線(6節B型車廂)
廣州地鐵3號線于2005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首通段(廣州東站至客村站),2006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廣州東站至番禺廣場站、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站),2010年10月30日開通運行北延段(機場南站至廣州東站),東延段(番禺廣場站-海傍站)正在建設中,標志色為橙色。
廣州地鐵3號線主線起于天河客運站,止于番禺廣場站;北延段起于體育西路站止于機場北站,線路大致呈南北“Y字形”走向。
廣州地鐵3號線線路全長64.41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置30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列車采用6節編組B型列車。
廣州地鐵3號線日均客流為139.1萬人次全國第1。最高單日客流量為280.07萬人次全國第1。如此之高的客流量卻只用了6節B型車廂,可以想象有多擠。
實在太可惜。毫無疑問應該用8A。
3、武漢地鐵2號線(6節B型車廂)
武漢地鐵2號線是中國第1條穿越長江的地鐵,于2012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2016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2019年2月19日開通運營三期工程。全長60.8公里;共設38座車站。
線路起于天河機場,止于光谷佛祖嶺站,途經天河機場、 漢口火車站、江漢路步行街、中南路商圈、光谷商圈,貫通武漢最繁華的地段,客流量也是武漢第1,卻只用了6節B型車廂,可惜可惜。毫無疑問應該用8A。
4、深圳地鐵2號線(6節A型車廂)
深圳地鐵2號線于2010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2011年6月28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 2020年10月28日開通運營三期工程,全長39.567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32座車站,均為地下車站,列車設計時速80千米/小時,采用6節編組A型列車。
截至2022年11月,深圳地鐵2號線呈S形向東-西南走向,西起南山區赤灣站,途經福田區,東至羅湖區蓮塘站。
因為沒經過人口眾多的城中村,卻途經了眾多豪宅區,2號線也被稱為“土豪專線”。導致2號線的客流量十分一般,大部分時間都坐不滿。
深圳地鐵2號線與8號線實際上是同一條線路,完全沒必要弄兩個名字。
5、成都18號線
成都地鐵18號線于2020年9月27日開通運營首開段,于2020年12月18日開通運營非首開段。
成都地鐵18號線北起火車南站,東至天府機場北站。全長約69.39公里;共設12座車站,其中10座地下站、2座地面站;列車采用8節編組A型列車。
成都地鐵18號線在天府廣場不設站,無法與1和2號線換乘。這是成都城建的巨大遺憾。
6、北京3號線
作為北京1條老資格的線路,3號線規劃建設歷程卻異常曲折,跌宕起伏。
1956年,蘇聯專家指導北京完成了第一版地鐵規劃,地鐵3號線首次出現,規劃中3號線是一條西部的南北線,線路走向貫通南北,穿越德勝門。1965年,規劃中的3號線徹底發生了變化,改為從西北郊至西直門。1973年規劃部門對北京地鐵進行了重新規劃,原本應該按照編號3修建的線路,從西直門出發通向西郊。在此規劃中,3號線的西北段與當初北京地鐵三期工程相似,從頤和園北宮門至西直門,但線路并未止于西直門,而是一路向東,穿過東四十條,折向北往酒仙橋,后又調整延伸至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20世紀90年代,3號線再次被提上日程,被稱作“西頤線”,恰恰就是三號線的西北段。明確寫明,北京地鐵3號線西北段計劃1995年開工,2000年開通。
此時,北京城郊瘋狂發展,衛星城的方案不斷變成現實,在這種情況下,修建一條通過回龍觀、天通苑的地鐵,遠比修一條通向望京或者通州的地鐵來的重要。1998年,在此前從未規劃的情況下,為應對城市人口布局的變化,當時的規劃部門決定將北郊的衛星城全部連成一條線,便新增了13號線服務于回龍觀和中關村,因這條地鐵的建設占據了當時城建的大部分資金,加上八通線也在建設當中,3號線被砍掉。
至此,三號線便不再去往機場而是經過酒仙橋后轉向西北進入望京,其建設就又停滯了下來,其規劃也逐漸被別的線路所取代,3號線便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直到2015年,最新版的北京地鐵規劃中,3號線才重現江湖。
2008年,3號線再次迎來轉機,重新開展論證工作。2010年,西段率先開展了前期研究工作,起點位于田村附近,沿阜石路敷設,終點設置于阜成門。然而,由于京城核心區域內文物密集,3號線東西能否貫通成為最大的爭議。
2014年,3號線規劃最終確定。根據遠期規劃,3號線將繼續從東四十條站向西進入北京中心城,為保護皇城,中段路線由故宮北側北海南側的景山前街改為地安門大街,從平安里站到南鑼鼓巷站區間與北京地鐵6號線平行,北京地鐵3號線位于北京地鐵6號線下方。之后線路繼續向西經金融街、展覽路、甘家口、八里莊抵達海淀田村。另外,北京地鐵3號線還留有繼續西延計劃。但受北京內城核心地帶文物密集的制約,東四十條站以西區段尚在研究。
2015年,國家發改委批復3號線,自田村至曹各莊北站,線路長37.4公里,設站27座。
2017年,歷經半個多世紀數次擱置、規劃調整的北京3號線完成批復,正式開工建設。一期工程終于將于2024年正式通車。
7、重慶地鐵4號線
重慶4號線,重慶北站北廣場站至唐家沱站段于2018年12月28日開通試運營];重慶北站北廣場站至民安大道站段于2019年1月11日開通試運營;唐家沱站至黃嶺站段于2022年6月18日開通試運營。
4號線西起民安大道站,途經江北區、渝北區,北至黃嶺站。
4號線運營里程為48.54公里,共設車站24座,其中地下站16座、半地下站1座、高架站7座;使用6節編組As型列車。
地段太偏僻,客流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