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科技活動周: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契機
節能宣傳周的重要意義
2024年是中國全面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之年。5月13日至19日,第三十四個全國節能宣傳周如期而至,為我們傳播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節約集約理念提供了重要契機。節能減排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公共機構作為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在這一過程中責無旁貸、任重道遠。
節能宣傳周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圍繞"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主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這不僅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節能意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公眾從生活細節做起,從個人做起,用實際行動支持和參與到節能減排的偉大實踐中來。只有全民參與、人人皆是行動者,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公共機構在節能減排中的表率作用
作為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在節能減排方面理應肩負起表率作用。國管局對2024年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要求持之以恒、全方位地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公共機構要從辦公場所、公務用車、辦公設備等多個方面入手,采取切實有效的節能措施,如優化空調溫度設置、減少不必要的照明和取暖、提高辦公設備能效等。
公共機構還要充分發揮自身在全社會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在社會上營造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良好氛圍。只有公眾的節能意識和行為習慣發生根本轉變,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公共機構要以身作則、以德服人,用自身的節能實踐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到這場偉大的綠色實踐中來。
科技創新在節能減排中的關鍵作用
2024年5月25日至6月1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同步拉開帷幕,主題為"弘揚科學家精神 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科技創新與節能減排有著天然的聯系。一方面,科技創新可以催生更多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節能減排也將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推動科技創新在更廣闊領域發揮作用。
在交通運輸部的展區,我們可以看到綠色智能船舶、古沉船打撈、智慧施工、自動駕駛、高速鐵路等一系列創新成果。這些創新不僅體現了交通運輸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卓越成就,更為其他行業樹立了可資借鑒的典范。科技創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科技創新的支撐,實現"雙碳"目標就將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日本節能政策及其經驗借鑒
作為全球節能減排的典范,日本在這一領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借鑒。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之后,日本政府就意識到當時的能源結構過于依賴化石燃料、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問題,遂大力宣傳節能意識,加大節能投入和政策引導。
一方面,日本政府通過共同宣傳政策加強了全民的節能意識。每年根據經產省提出的《夏日節能工作》、《冬季節能工作》行動方案,政府率先采取措施,增強節能意識,并呼吁國家、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和民眾團結一致,共同采取節能措施。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力的節能政策措施。如規制節能家電生產、為企業提供節能診斷和咨詢服務、補貼支持開發新型節能技術等。這些措施既提高了全社會的節能意識,又為企業和公眾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節能途徑,從而有效推動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日本之所以能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卓越成就,關鍵在于政府高度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行?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時也得益于全民的自覺參與。這些寶貴經驗對于中國當前的節能減排實踐同樣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2024年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和科技活動周,為我們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公共機構要勇擔起表率作用,在節能減排方面作出示范;科技創新要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我們也要虛心學習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汲取其中的有益智慧。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不懈努力,我們才能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清潔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