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特斯拉CEO馬斯克發布內部信稱,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0%,可能影響約1.5萬名員工。特斯拉全球裁員,也影響了其市場預期,截至美股收盤,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200億元,跌5.59%。
全球裁員是否會影響上海超級工廠,也被外界猜測紛紜。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暫無回應。
那么,作為全球電動車龍頭的特斯拉為何會面臨全球裁員?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汽車交付量約38.68萬輛,同比下降8.5%,這不僅是特斯拉近四年來的首次下降,也低于市場預期。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在2024年的增速可能會明顯低于2023年。
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競爭更加激烈,特斯拉曾經享受到的發展“紅利”正在慢慢消退,需要正視其正在面臨的競爭環境。而特斯拉全球裁員,正是源于其發展未達到預期、交付量下滑,需要進一步縮減經營成本。
馬斯克也表示,在為特斯拉下一階段增長做好準備時,審視公司各方面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極其重要。
從2023年特斯拉全年財報數據來看,其全年研發費用達到歷史最高值達39.69億美元(約283.9億元人民幣),研發成本高昂。盡管特斯拉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但一季度交付量下降,也影響其利潤表現。
尤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影響下,特斯拉不得不更加“焦慮”。以往牢牢占據的全球“老大”位置,已經被中國車企比亞迪趕超,2023年比亞迪銷量超300萬輛,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而且在中國市場,特斯拉不得不面對前赴后繼的競爭對手。乘聯會數據顯示,從1-3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來看,比亞迪銷量586006輛,同比增長15.2%,市場份額33.1%;吉利汽車銷量137452輛,同比增長143.2%,市場份額7.8%;而特斯拉中國銷量132420輛,同比下降3.6%,市場份額僅為7.5%。
要知道,比亞迪現在的位置過去是特斯拉的,如今特斯拉不僅被比亞迪,甚至被吉利超越,其后的“追兵”長安汽車也正“虎視眈眈”。更為關鍵的是,特斯拉成為1-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少數下滑的車企,正如馬斯克所說,特斯拉在2024年的增速可能會明顯降低。

屋漏偏逢連夜雨,銷量下滑的同時,特斯拉的利潤也出現下滑。特斯拉2023第四財季營運利潤下降47%,公司還警告2024年其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將“明顯低于”2023年。這讓多番啟動降價的特斯拉不得不重新調整銷售策略,Model Y車型4月1日宣布漲價,售價調高5000元,之前的8000元官方現車保險補貼政策、最高10000元的車漆減免政策宣布取消,實際漲價幅度最高達2.3萬元。同樣在北美和歐洲市場,Model Y也于4月1日起分別漲價1000美元和2000歐元。
而在全球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影響也日趨擴大。中汽協數據顯示,一季度比亞迪出口9.9萬輛,同比增長1.3倍,長城汽車出口9.3萬輛,同比增長78.5%;吉利汽車出口11.1萬輛,同比增長65.1%。上海超級工廠作為特斯拉最大的出口中心,一季度出口8.8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明顯下滑。
中汽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曾作出預測,2024年出口銷量將在2023年的基礎上再增加60萬輛,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則認為,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應該能夠達到增長20%,大概在650萬輛的規模上。
這也意味著,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進入新的“賽點”。特斯拉想要繼續保持發展優勢,需要正視市場“高強度競爭”的現狀,調整其發展戰略,才能適應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