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電油耗2.9L/100km”,這是比亞迪在5月28日發布的第五代DM技術給出最核心的數字。除此之外,第五代DM的發動機熱效率為46.06%,續航2100km。比亞迪第五代DM發布即量產,將率先在秦L和海豹06上首先搭載。另外,比亞迪宣布,隨著發布該技術,插混技術油耗正式進入了“2時代”的競爭時代。
比亞迪的第五代DM技術在油耗、熱效率上的表現并不是無人可敵,也迅速引發了輿論關注。比如,比亞迪在發布會上宣布的“虧電油耗2.9L/100km”,實際上是在NEDC測試標準下的成績,但在發布會上比亞迪沒有明確提及,這也成為比亞迪此次新技術發布的槽點之一。隨后,有網友在微博上直接發起實名舉報,認為比亞迪此句涉嫌虛假夸大宣傳。
而在工信部的公告中,比亞迪當晚搭載該技術的秦L油耗是3.8L/100KM。這應該是WLTC測試下的油耗水平。這個水平在目前行業中也處于最低水平。

就行業中來看,目前有NEDC、CLTC、WLTC等測試標準,這幾個標準間差異很大,其中,WLTC標準相對更貼近實際,而CLTC標準常被質疑虛高。而NEDC的測試其實也不與實際使用差距很大。另外,NEDC循環測試方法其實相當古老,因為這是一個1980年就出臺的測試標準,測試條件也相對理想。車企有時候為了展示更好的數據,會在純電續航上使用NEDC或者CLTC,而一些嚴謹的車企則會選擇使用WLTC數據。
針對比亞迪這一數據,吉利的高管直接打臉。在微博中,吉利集團副總裁楊學良直接表示,“我感覺還是實在一點好,估計老一輩科學家健在的話,也會這么想。”在前一天的發布會上,比亞迪致敬了中國科學界泰斗錢學森先生。錢學森先生在1992年的一封給國務院領導的信中寫到中國應該發展電動車,跳過燃油車階段。這被認為是中國關于電動車最早的頂層設計起源。

此外,針對比亞迪宣傳其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6%位居全球最高,吉利也不認可。吉利在29日上午直接甩出了其在2023年獲得的熱效率認證書。這個由中汽研認證的發動機,熱效率達到了46.1%,高于比亞迪的46.06%。不過,隨后比亞迪公關部總經理李云飛甩出了熱效率更高的認證(46.5%),并對此回應說,“像這種沒量產的,更高熱效率的,我們還有大把,不說而已。”兩個認證均來自中汽研,不過比亞迪的認證證書是在2024年發布的。
截至目前,吉利未對比亞迪的說法作出新的回應。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目前基本上各家車企都有自己的插混技術,就油耗來看,各家也都在不斷降低之中,技術上的差異并沒有特別大。比如和比亞迪直接叫板的吉利,該公司今年將發布的新一代雷神電混技術,發動機熱效率超過46%,最低虧電油耗也將進入2時代,滿油滿電續航超2000km。這與比亞迪的第五代DM技術不分伯仲。在時間上也只有幾個月差距。

另外,目前還沒有發布最新技術的幾家企業,雖然整體續航2000km以下,但是表現都十分不錯。比如奇瑞的C-DM鯤鵬超性能電混在去年發布,屬于第三代產品。第三代C-DM鯤鵬超性能電混的最大熱效率大于44.5%,百公里虧電油耗4.2L,綜合續航在1400km以上。而東風的混動百公里虧電油耗可低至3.8L(NEDC標準),綜合續航高達1500km。當然這些數據在與比亞迪第四代DM競爭的時候還是可以一戰,預計今年包括奇瑞等也都將推出新一代技術。
當然,隨著后續這些車企更新技術,整個中國自主車企的插混技術將競爭得更加激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表示,插混技術的發展已經徹底打破了日系車在混動技術上的神話,中國汽車也因此進入了“黃金時代”。“汽車百年史,就是油耗降低歷史。中國的插電混合技術已經走在世界之巔,最先進的插混技術在中國。”王傳福說。

在發布會現場,王傳福還特意提及在研發第五代DM技術中的一個小故事。他表示在2021年第四代DM技術發布之后,比亞迪就開始立項研究第五代DM技術。當時,比亞迪技術高管希望將目標設置為“油耗在3字頭”,但王傳福直接拍板立下油耗進入3以下的目標。“做不好,也就幾十個‘小目標’打了水漂而已。”王傳福說道。對于在2021年銷量已經起飛的比亞迪來說,這點損失幾乎是“九牛一毛”。
在第五代DM技術上,比亞迪也進行不少提升。根據比亞迪工程師形容,“油耗是一點點摳出來的。”這得益于比亞迪在三大機構上的突破:首先是動力架構上,強化了以電為主的架構,降低能耗;其次在全溫域熱管理架構;第三是電子電器架構上,將智能化和電動化深入融合。比如在動力上,比亞迪的發動機將壓縮比提升到16:1,熱效率提升到46%。在能耗上,比亞迪在多個細節上進行了優化。比如在啟停策略上進行優化,單次啟停降低能耗16%,將發動機高校區占比提升0.7%,綜合效率提升0.85%。

EHS電混系統通過全新設計,在新能上進行了提升。在電機上采用分段磁鋼和超薄硅鋼片,綜合效率提升5%。通過改良冷卻設計采用雙泵耦合&轉子甩油設計,在采用球+柱軸承&高效離合器將功率密度提升15.5%,達到了75.47KW/L。而在電池上,使用了插混專屬的刀片電池,能量密度為115Wh/kg提升了15.9%,放電倍率達到16C,提升33%,回饋倍率達到5C提升20.3%。
諸如此類的技術提升還有不少。有意思的是,就在比亞迪發布新一代DM技術的時候,日本豐田汽車也在發布了全新的混動技術。5月28日,豐田汽車,聯合斯巴魯和馬自達發布了面向電動化的全新燃油發動機。該發動機可適配油電混合動力和插電混動技術,體積減少10%-20%,熱效率提升30%,包括全新的1.5L四缸發動機、取代2.5L的全新1.5T發動機以及取代2.4T的新2.0T發動機等。

而在這此前,曾有消息稱豐田在華合資公司可能采用比亞迪的超級混動技術(DM-i),來取代目前已有的豐田Hybrid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不過,隨著豐田新技術的發布,這一合作的可能性破滅。另外,這也意味著豐田與比亞迪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化。
此外,除了技術,比亞迪還發布了兩款新車,分別是秦L和海豹06。這兩款B級車將價格帶入了9.98萬起售的低位。這也意味著,整個汽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價格戰。實際上就在這兩款車上市的第二天,長安啟源01就宣布降價。該車目前的售價為6.89萬起售。當然比亞迪秦L還有一個實力派對手,這就是奇瑞的風云A8。風云A8的起售價是9.99萬元,比亞迪秦L賣9.98萬元,便宜100塊。這其中的意味不言之明。

在5月29日,比亞迪股價大漲。這說明兩款車的定價帶給了資本市場信心。在這種價格沖擊之下,純電動車和其他油車的空間也將進一步被壓縮,新一輪價格戰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