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屬于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的時代,也是一個流行“事先張揚”的時代——
所以,當本田幾乎毫無征兆地謀劃出一個全新品牌,甚至在正式公布前絲毫沒有透露出一點細節,這已經足夠出人意料。
4月16日晚上,本田中國突然正式發布全新電動品牌:燁,這頗有“閃擊”的味道。
一個新品牌,一個100%本土研發架構,三款出自該架構的新車,這是絕對意義上的大手筆。結合目前車市的趨勢來看,可以說本田比任何品牌都期待一場變革。
那么,這樣一個此前幾乎沒有任何細節露出,一上來就是大量干貨的全新品牌,究竟能否幫助本田在新能源時代實現“逆襲”呢?
問題一:本田為何還需要一個全新品牌?

XX還需要一個全新品牌嗎?類似的問題我們已經問過許多次。事實上,最近十年間的新生品牌中,確實大多數都已經泯然于時代長河,但也同樣有后來居上者。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市場的外部視角和本田的內部架構兩個層面來考慮。
近年來,合資品牌一直面臨自主品牌挑戰。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0萬輛,同比下降8%,環比增長49%。本田建立并推出一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不僅是品牌煥新之舉,也同樣是迎接未來車市趨勢的必然選擇。
?實際上,本田此前已經有“e:”這一品牌符號,從油電混動、插電混動到純電動,都歸屬于“e:”之下。然而目前純電的趨勢顯然已經明顯提速,建立一個更加獨立、專屬于中國市場的純電動品牌,顯然是更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對于純電產品的認可度更高,對電動車續航、智能化的要求也更高。

以中國市場的需求來規劃電動車,本田這一次確實下了血本。從“燁”品牌的全新“H”標識上,也能看出端倪——與本田燃油車上的“H”logo不同,它采用上寬下窄設計,猶如“張開的雙臂”,彰顯出其積極擁抱變化、擁抱中國消費者的姿態。
另一個有趣的點在于,“燁”品牌是由本田中國所發布的,其車型將同時由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生產并推向市場。目前來說,關于其銷售渠道的公開信息并不多,還有待后續進一步發布。
值得一提的是,東風本田也同樣規劃了新能源子品牌“靈悉”,該品牌同樣主打智能化、年輕化,并有望獨立運營,而其首款車型靈悉L已經接近上市;同樣,依舊在本田品牌旗下的e:N“極湃”也即將推出新車e:NS2,后續也可能將有更多全球車型進入中國市場。本田旗下的這些子品牌之間將如何實現差異化,達成協同作戰的正面效應,是值得后續觀察的重點。
問題二:“燁”如何更加適應中國市場?
由此引出的第二個問題,其實與第一個問題密切相關——作為一個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全新電動品牌,“燁”與e:N“極湃”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它并非全球品牌,而是就是沖著中國市場而來。不僅整個品牌由本田中國年輕的研發團隊自主設計,團隊平均年齡僅有32歲,而且產品開發會以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采用了更多的中國供應商,集結了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和優勢資源……
但它,真的適合中國市場嗎?
要尋找答案,不妨從車型看起。

燁S7

燁P7
“燁”品牌甫一亮相,就一口氣推出三款全新車型——燁S7、燁P7、燁GT CONCEPT。其中,前兩款車型最快將于2024年年底上市,據悉會由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分別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