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各大車企在行業電動化轉型中所敲定的全新戰略或保守,或激進,其目的都在于,緊隨新四化的社會發展腳步,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占得先機。
扎根于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汽車企業,很是喜歡強調自身的行業地位,并將其視當作了與新人火拼的籌碼。大眾、寶馬、奔馳等有一個算一個,對于品牌情緒價值的維系,依舊和過往保持著一致。
相比之下,看著亞洲市場對電動化的考慮愈發堅決,強如日韓車企,一邊同樣有著極強的自我認知,另一邊,在中國新能源發展浪潮中,卻也一步步地將歷史包袱放下,開始從頭審視行業的未來趨勢。
2023年早些時候,本田汽車就在社長三部敏宏的規劃下,給出了自己落實電動化轉型的詳細列表。

那今時今日,不管業內的動蕩會對在局者造成怎樣的影響,對于本田而言,全面跟進行業發展節奏與加強自我進化,總是現階段需再三考慮的東西。
全新純電品牌“燁”、新一代純電動車的全新“H”標識,以及全新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Architecture W)的集中發布是本田用以統籌當下,更好啟迪未來的具體體現。
那綜合看來,這一次,當本田所有事關電動化轉型的全新企劃,逐一和中國深度綁定,我們或將明白,隨著全球汽車巨頭的全力投入,中國當下的新能源市場格局不會一成不變。
“至2035年,本田在中國的純電動車銷量占比將達100%。”

或許這是本田(中國)本部長,兼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及本田技研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五十嵐雅行所給出的愿景,但站在本田的視角,如此計劃的背后,誓要在華做出一番改變的決心,無疑是顯而易見的。
新品牌,新期待
自從中國車市全力押注電動化轉型,合資公司在面對如此積極的市場突進時,的確是有所緊張的。這不僅是對過快的市場變遷產生了一定的茫然感,也算是因全球各區域的產業進程出現代差,而對消費趨勢的洞察無法做到實時跟進造成的。
為此,在中國,大眾、豐田、本田等一線車企,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以什么方式才能將自己與生俱來的優勢嫁接到中國市場?
迄今為止,借助中方的力量,它們已挖掘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通過產業鏈的完善加以降本、聯合中國科技公司探索智能化的發展方向,或是索性與中國新能源車企攜手打造新車,諸如此類正在落地執行的措施,多多少少讓我們看到些不同以往的市場景象。

而于本田汽車,從帶領兩家合資公司分別推進電動化轉型,到如今站在一個更為宏光的角度,去敲定自己接下來的發展之路,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和分析,最深層的筆觸總會落在,如何將本田的基因以一種更中國的方式,根植在中國新能源產業的藍圖上。
所以,無論全新電動品牌“燁”的誕生是本田基于何種想法促成的,背靠中國車市這個全民皆電的大環境,“電動”本田的全新底色都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卻自成一派。
“激發本真”,本田用這四個字向我們傳遞了新品牌的愿景。
但,就像五十嵐雅行所給出的解釋那樣,“‘燁’意為‘璀璨、閃耀’,旨在‘讓駕駛者能夠盡情享受駕駛的樂趣,釋放內心深處的渴望,讓每個人的個性都能閃耀,激發本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