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同行的發展進步,我都發自內心的感到喜悅和高興!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卷,一起進步,為中國汽車產業創造價值,提升中國汽車產業的核心能力!”6月1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論壇上壓軸登場,再次闡述了華為躬身入局汽車行業的愿景,并提出了“卷價格不如卷價值”的觀點,引起在場人士的強烈共鳴,為處于無序內卷中的汽車行業發展指明了道路。

實際上,正是因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所以華為在發展戰略、技術、產品、營銷等方面始終走在市場前列、快人一步。
如果從2019年5月華為確認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部門算起,到目前其進入汽車市場僅僅只有5年時間。在此期間,國內豪華市場格局被徹底打破并開始重塑,汽車產業的轉型發展從電動化上半年進入智能化下半場,華為在其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關鍵角色。
鴻蒙智行“破局”
鴻蒙智能汽車技術生態聯盟(前身為華為智選車,下稱“鴻蒙智行”)的成功既得益于時代的巨變、國家的支持,同樣也離不開自身的長期努力與大手筆投入。
在燃油車時代,由于中國汽車產業起步較晚,國內豪華市場牢牢被BBA等外資品牌占據。盡管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施“用市場換技術”的策略,但由于多種原因,中國品牌在技術、供應鏈等多個方面始終技不如人,產品在汽車市場長期以性價比為唯一賣點,許多品牌沖擊高端市場均以失敗而告終。
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到來,中國汽車產業堅定方向、大力投入,終于實現“換道超車”。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產品、體驗、供應鏈等方面實現全面領先,國內豪華市場的格局也隨之生變。
近幾年,以問界、理想、蔚來、極氪為代表的中國新豪華品牌迅速崛起,從BBA等傳統豪強手中硬生生奪得一些市場份額。2023年,中國新豪華品牌售價30萬以上車型合計銷量近百萬輛。
在各個新豪華品牌中,尤以鴻蒙智行品牌表現突出,今年5月,鴻蒙智行交付新車30578輛,繼續保持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頭部地位。1到5月,鴻蒙智行累計交付新車148098輛,力壓其他品牌,問鼎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寶座。
產品銷量在市場上爆發式增長背后,是華為在汽車領域長期的技術研發、大手筆的資金投入。在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部門之前,華為早在10年前就開始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進行持續投入,每年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直接研發人員多達7000人,這樣的投入力度保證了鴻蒙智行在新能源核心技術領域的持續領先。
在核心技術方面,華為把打造智能化汽車根技術作為關鍵使命,特別是在芯片和操作系統等關鍵領域,助力國內汽車產業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體系。例如在操作系統市場,華為先后投入研發了HarmonyOS、AOS、VOS三大操作系統,在軟件代碼和開發工具鏈上均做到了掌握自主知識產權。

華為將這些領先技術運用到與多家車企的合作中,催生了問界、智界等一批擁有強大競爭力的新豪華品牌,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幫助車企贏得市場。不過,汽車市場轉型發展遠未結束,鴻蒙智行作為領頭羊正引領行業走入下半場競賽。
得智能者得天下
2024年4月,中國國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經達到43.7%,以電為核心動力早已不再是新車賣點。隨著智駕開始走向城區、AI大模型逐步上車,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從電動化走向智能化。
近日,東吳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汽車行業正加速智能化轉型,產業趨勢愈發明確。下游OEM玩家與中游Tier供應商均加大對汽車智能化投入,智駕核心環節(軟件+硬件+數據)均圍繞下游OEM展開,數據催化算法提效進而驅動硬件迭代。
在智能化賽道上,智能駕駛始終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市場研究機構表示,2023年多家車企巨頭升級智駕系統,推出城市NOA功能,向L3等級自動駕駛持續推進。智能駕駛在舒適性、安全性、便利性的體驗升級顛覆了消費者們對NOA局限于高速路的刻板印象,車主為高階智駕買單意愿逐漸加強。
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包括鴻蒙智行賦能的問界汽車在內的多家汽車品牌開始陸續對外界發布其智駕系統的上車及運用情況,汽車品牌之間的競爭,在比拼銷量之外又增加了比拼智駕功能的“開城”速度這一項。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城區NCA領航已覆蓋全國超過40,000+城鄉鎮,智駕總里程達2.2億公里,云端學習訓練算力提升至3.5E FLOPS。
在覆蓋范圍、智駕總里程、智駕算力等方面,鴻蒙智行已經全面領先于行業,這為用戶帶來了體驗的再次升級。以鴻蒙智行最新發布的問界M7 Ultra為例,新車搭載的旗艦級192線激光雷達,擁有更強大的精準探測和快速響應能力,最遠可探測距離達到250m,20Hz掃描頻率業界領先。同時,憑借更強大的軟硬件協同能力,問界新M7 Ultra實現更全面的智能安全守護和更輕松的智能駕駛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問界新M7 Ultra 5月31日上市即上量,6月2日起正式批量交付,讓用戶能夠第一時間享受到最新的技術。
方正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城市NOA正處于快速推進階段,預計2023至2025年高階自動駕駛滲透率分別為2.7%、8.9%、14.1%,行業尚處滲透率早期階段。華為智駕功能開放全國無圖城市NCA,智駕能力行業領先,車型上市放量后有望帶動高階自動駕駛滲透率快速提升。
“卷價格不如卷價值”
在國內新能源技術、智能化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行業面臨產品同質化、市場需求不足等問題,這導致了價格戰的出現,無序的價格戰對行業的良性發展帶來影響。
國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在2023年的價格戰中,車企主要車型的降價幅度達到了29%,這一數字高于2015年的13%和2019年的17%。
但售價的下降并沒有給行業的發展帶來與之相對等的效果。5月28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2024年1-4月份,汽車行業銷售利潤率為4.6%,處于歷史低位。他表示,2023年汽車行業利潤總體表現不強,銷售利潤率僅有5%,較歷史正常水平下降較大。
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在“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中直接指出:雖然價格戰愈演愈烈,但總體效果較為有限,有八成的消費者表示價格戰并未能給自己的購車決策帶來積極影響。對戲,麥肯錫指出無論是“價格戰”或者“城市NOA開城戰”,商業行為均需回歸價值創造的初心。
面對行業競爭趨勢出現“偏差”,華為作為市場引領者挺身而出,在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論壇上,余承東喊出“卷價格不如卷價值”的響亮口號,希望通過懇切呼吁將行業發展拉回正軌。

對于如何卷價值?華為有一套自己的邏輯,那就是始終堅持技術為體驗服務的原則,不斷用領先的技術為消費者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用戶體驗。例如,在智駕方面,華為率先實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智駕功能;在安全方面,華為擁有領先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端到端技術的賦能,讓問界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被評為新能源汽車質量領先的品牌。換言之,卷價值的核心就是卷技術與卷體驗。
“我們不善于卷價格,更擅長卷價值,卷智能化、卷豪華舒適、卷安全、卷高質量,卷卓越的用戶體驗。”余承東表示,“我們目前卷價值已經卷出成績了,我們的合作伙伴賽力斯一季度已經扭虧為盈,二季度盈利會更好。”
這得益于華為與賽力斯在延續一年多的價格戰中始終保持定力,沒有參與無序的價格競爭。數據顯示,整個問界系列車型平均售價保持在40萬元左右,這是賽力斯扭虧為盈的關鍵。
問界新M7、M9等車型的熱銷、賽力斯業績的向好、中國豪華市場的重塑,已經驗證了鴻蒙智行的成功之道,那就是給用戶創造價值、給合作伙伴創造價值、給產業創造價值。
在華為看來,中國車企目前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需要珍惜。華為呼吁行業盡早走出無序內卷的時期,步入以價值驅動的新階段。
這一動作無疑體現出華為作為全球性大企業的責任與擔當。歷數過往,華為始終秉持幫助車企造好車的初心,全面賦能車企。華為曾無數次提出,入局汽車市場旨在利用華為過去三十多年在ICT領域積累的智能汽車增量零部件產品、技術解決方案,以及華為終端過去十多年消費者業務積累的質量管控、銷售服務、品牌營銷等優秀經驗,深度賦能合作伙伴,盤活產能資源,促進中國汽車品牌共同向上發展。
未來,華為將與更多產業伙伴合作,持續擴大優勢,加速行業智能化進程,推動汽車產業持續進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