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浙江省委網信辦主辦,杭州市委網信辦承辦,蕭山區委、蕭山區政府、杭州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2024“互聯中國公益行動”在杭州正式啟動。
AI賦能公益,釋放無限發展空間。智能化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從醫療到教育,從交通到助殘養老,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也讓公益服務更加精準、高效。特別是在醫療領域,打造了腦血管AI智能體醫生,將全國頂尖腦血管專家的經驗、知識,變為基層醫生診斷、救治、康復及長期預防的AI助手,讓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更普惠。應當說,“人工智能+公益”不僅讓公益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更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科技與人類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就此而言,舉辦2024“互聯中國公益行動”活動,團結匯聚社會各界力量,深入探討人工智能為網絡公益事業發展添薪續力的方法路徑,可謂正當其時、意義重大。
堅持科技向善,擦亮網信為民底色。科技的發展應當以人為本,服務于人民的需求。在公益領域,這一理念尤為重要。一直以來,“互聯中國公益行動”始終堅持科技向善的原則,致力于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彌合數字鴻溝,讓網絡公益搭上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快車。例如,推出有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品牌,形成公信力;鼓勵多元力量參與和平臺搭建,形成聚合力;引導公益議題設置和廣泛分享,形成傳播力;推動技術賦能,讓“人工智能+公益慈善”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力。這些實踐做法有力促進數字技術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更好豐富信息服務供給,展現出科技向善的價值理念,彰顯著網信為民的深厚底色。
開放生態共建,探索多元公益場景。互聯網公益是大模型能夠在未來應用的重要發展領域。面向未來,讓大模型深入更多的民生、公益應用場景,推動AI+公益”向善愿景走向現實,需要我們創新求實,形成“互聯中國公益行動”的示范帶動作用;需要發力傳播,將“互聯中國公益行動”打造成國內知名的公益品牌;也需要同心協力,讓“互聯中國公益行動”成為連接互聯網產業與公益事業的紐帶。以更新觀念,大膽開拓,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全力推進“互聯中國公益行動”,我們定能實現AI技術與公益的有益互動,讓技術連接上善意,讓公益之光照亮更多的角落。
“互聯中國公益行動”以人工智能為紐帶,將科技與公益緊密相連,不僅推動了公益事業的發展,更引領了“AI+公益”的新風尚。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人工智能將在更多領域發揮巨大作用,為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貢獻力量。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成為這場科技變革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共同書寫科技與公益融合發展的嶄新篇章。(明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