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涌現,催生出一大批模式新穎的新職業。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示,擬增加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用戶增長運營師、儲能電站運維管理員等19個新職業。新職業里承載著時代的新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在新職業賽道打拼。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推出“新職業觀察”系列報道,首期關注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
高聳的寫字樓背后是藍天,藍天懷抱下的是一片寬闊平整的車間廠房,廠房內的規定線路上,一部叉車在行進著,車頭前的叉盤平穩伸出對準目標的貨物,抬高、舉起、前進、放低。而仔細去看叉車的駕駛室內,卻是空蕩蕩的一片,里面并沒有人。
距離叉車不遠處,一位青年正俯著身子,電腦在一個貨物壘砌的臺子上,他的手指在鍵盤上不斷敲打著,鍵盤嘀嗒作響,一串串代碼從指尖流淌到屏幕上,再順著網絡的電磁波傳遞到叉車的接收器里。無人的叉車就這樣被操控者而掌握。
這位操控者名叫韓金雨,是這輛叉車的測試員。
在位于淄博臨淄的北航天匯研究院,記者看見了運行在設定路線上的無人叉車、物流小車,車里沒有人,但行駛卻十分流暢。“在測試里發現問題再解決掉問題,肯定要比在應用之后再去做這件事更好,防患于未然,在這個階段解決了,量產就順暢了。”韓金雨對記者說。
“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最主要的就是喜歡。”韓金雨說,他從小就是一名汽車發燒友,上了大學后愈發地喜愛上了車輛、機械,沉浸在結構的世界里,想要成為一名工程師。這樣的執著與熱愛讓韓金雨選擇考研,來到北航就讀車輛工程。
近些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的“風口”興起,技術日新月異、飛快發展。韓金雨也感受到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潛力和未來,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來到淄博、來到北航天匯研究院,成為一名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工程師。“除了熱愛,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淄博尤其是我們研究院,產業機車非常好,舜泰汽車的結構底盤一直是走在行業前列的,我們和他們合作,舜泰解決硬件,我們來解決軟件,等于是一個雙劍合璧的效果。”韓金雨告訴記者。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是一個非常寬廣的職業賽道。韓金雨要做的是相對復雜一些的測試工作,這要求測試員需要懂一部分技術,懂得研發的底層邏輯。而在韓金雨看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測試員,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能也比較多。
智能網聯汽車是結合了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需要在開發和上市前進行廣泛的測試,以確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我們要制定和實施測試計劃,包括這個車輛的測試目標、范圍和方法,軟件上一些指標和數據的收集。”韓金雨對記者說,“我的夢想就是讓無人駕駛照進現實,無論是特種裝備還是乘用車,都能實現真正意義上安全的無人駕駛。”
而要實現韓金雨的夢想,最重要的就是自動駕駛,“目前的自動駕駛是從L0到L5的一個劃分,我們在做的就是讓這些特種裝備能夠具備單車智能、多車協同、車路云協同的功能。現在我們可以達到的是L4級別的自動駕駛,已經屬于高度自動駕駛,這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車輛能夠自行駕駛,無需駕駛員進行任何操作。這一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主要依賴于實時更新的道路信息數據,以實現自動取還車、自動編隊巡航、自動避障等真實場景應用。然而,L4級自動駕駛仍存在一些限制條件,如車速上限和特定駕駛區域的限制。”畢業于天津大學的王濤是北航天匯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的研發人員,他和韓金雨算是一對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