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7很火,新款M7 Ultra在5月末正式上市,一小時大定就突破6000臺,24小時超12000臺,可以說在30萬元級別,這樣一款沒有續(xù)航焦慮的新能源SUV,還有著當下領先的智駕功能,是很符合市場需求的。

但同時,新M7 Ultra的上市,也引來了質疑——這些不一樣的聲音不是來自其他品牌,而是問界M7的老車主——更具體地說,是剛提車不久,被迫成為老車主的問界M7用戶。在車質網(wǎng)的投訴排行榜中,近七天投訴量最高的便是問界M7,達到91條,主要投訴內(nèi)容是這些車主才提車幾個月甚至剛一個月,就變成了老款車用戶,變成了“老車主”,而新款相較老款有著較大幅度的性能提升。日前也有部分問界M7“老車主”,在鄭州線下門店拉橫幅維權,引發(fā)熱議。

新M7 Ultra多處升級交付快,與老款形成鮮明對比
從現(xiàn)場照片我們可以看到,這部分問界M7車主認為自己遭到了“等車100天開車60天變老款”的不公待遇,號稱“十八萬輛韭菜無處申冤”,并指出受到了“銷售欺騙”。有車主表示,去年9月訂車,年底才提到新車,甚至還有5月份剛剛提車的用戶,秒變老車主。還有車主曾向銷售確認,M7在一年之內(nèi)是否會出新款,得到否定的答復后他們才決定購車。

但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是,去年9月份上市的M7,如今半年多的時間,就煥新升級,新M7 Ultra升級了192線激光雷達,大大增強車輛的智駕能力。而且新款還升級了CDC連續(xù)可變阻尼減振器,駕控感受會更舒適。看到新款這些升級之處,我也能夠理解這些老車主的不滿了,畢竟不是一些外觀細節(jié)上和小配置的改動,而是與駕駛感受、安全性能強相關的底盤、智駕裝備升級,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就有著堪比傳統(tǒng)燃油車三五年換代的變化。

而且根據(jù)余承東的表述,新M7 Ultra“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上量即海量”,新M7用戶不必像去年9月訂車的M7“老車主”一樣等待數(shù)月,購車體驗上也會更好。
AITO工作人員為維權者打傘提供餐食
“維權”現(xiàn)場照片中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AITO工作人員為拉橫幅的老車主撐起遮陽傘,大概是為了避免中暑等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據(jù)悉中午時間AITO門店還為維權車主提供了午餐,就這些舉動而言,還是能夠看出AITO對這些用戶的尊重和關懷的,并沒有一味抵觸,反而是展現(xiàn)出了相對積極、愿意與用戶更好溝通的態(tài)度。

新款迭代升級時間大幅縮短,從原來油車時代的八年、五年、三年變成了新能源時代的一年甚至數(shù)月,這當然會逐漸改變消費者對汽車產(chǎn)品的認知——汽車似乎不再是耐用消費品,而是變成了和數(shù)碼產(chǎn)品一樣的快消品,剛購車的消費者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就變成老車主,甚至遭受價格、產(chǎn)品力方面的“背刺”。
新勢力們的新問題:老車主要不要關懷,如何關懷?
其實這不僅僅是問界所面對的問題,也是其他新勢力,乃至所有車企在新的競爭環(huán)境下所要應對的新問題,該如何平衡好新老用戶的體驗,盡可能關懷到所有用戶?曾經(jīng)的終端優(yōu)惠是在新款上市前,為老款促銷清庫存的一種過渡性手段,保證整體銷量穩(wěn)定,但現(xiàn)在各大車企拼搶市場份額,新款降級、升級裝備變得越來越任性,老車主似乎就越容易受傷。

之前理想就想了一個辦法,在制定全新價格體系的同時,為了照顧到之前車價相對較高用戶的體驗,給出了直接退現(xiàn)金差價的政策,贏得了老車主的好評。現(xiàn)金補貼是一種最直接的方法,當然也可以為老車主提供裝備升級包,或是贈送其它服務權益等。總而言之,產(chǎn)品加速煥新升級是好事,但這不能以犧牲老車主的幸福感為前提,不管是問界還是其他品牌,都應在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考慮到幾個月就變“老車主”的用戶感受,以更多同理心服務好新老客戶,這樣品牌口碑才會越來越積極和穩(wěn)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