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PK上汽集團,一個是新能源汽車時代的領(lǐng)軍者,一個是連續(xù)18年穩(wěn)坐全國汽車銷量龍頭老大地位的老牌汽車集團,這是新能源汽車佼佼者與傳統(tǒng)汽車大佬的一場龍爭虎斗,是代表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登頂,還是上汽集團守擂成功?
不過這場龍虎斗的大戲結(jié)局將很快揭曉,不出意外的話,將在一個月內(nèi)分出勝負。
說起比亞迪、上汽集團這兩大汽車公司的發(fā)展史,可謂是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真實寫照。
2003年,電池大王比亞迪,通過收購瀕臨破產(chǎn)的西安秦川汽車,正式進入汽車領(lǐng)域。而此時的上汽集團,剛剛聯(lián)手通用汽車,取得柳州五菱汽車的控股權(quán),此時的上汽集團,已經(jīng)擁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車企,加上發(fā)展勢頭正旺的自主品牌——榮威,意氣風(fēng)發(fā)的上汽集團,已經(jīng)躍躍欲試,準備開始挑戰(zhàn)一汽集團的龍頭老大地位。
時間來到2006年,憑借三大合資汽車的出色表現(xiàn),上汽集團超越一汽集團,首次登頂成為我國第一大汽車公司。而此時的比亞迪也憑借神似豐田花冠的F3開始大紅大紫。
此后的18年,在三大合資車企及榮威、MG等自主品牌的助力下,上汽集團連續(xù)18年穩(wěn)坐全國汽車銷量冠軍的寶座。
附:比亞迪汽車歷年銷量:
2003年一共銷量:1.54萬輛
2004年一共銷量:沒有公布
2005年一共銷量:4萬輛
2006年一共銷量:6萬輛
2007年一共銷量:10萬輛
2008年一共銷量:20萬輛
2009年一共銷量:44.5萬輛
2010年一共銷量:51.98萬輛
2011年一共銷量:44.85萬輛
2012年一共銷量:45.6萬輛
2013年一共銷量:50.62萬輛
2014年一共銷量:43.77萬輛
2015年一共銷量:45.54萬輛
2016年一共銷量:48.9萬輛
2017年一共銷量:沒有公布
2018年一共銷量:50萬輛
2019年一共銷量:45.12萬輛
2020年一共銷量:42.69萬輛
但本文的另一個主角就沒那么幸運了,在緊湊型轎車F3大火之后,比亞迪在F3的基礎(chǔ)上,相繼推出G3、L3及中型轎車F6、SUV車型S6、小型轎車FO,銷量也一路看漲。然而,好景不長,2010年比亞迪汽車年度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達到51.98萬輛,達到比亞迪進入汽車領(lǐng)域以來的第一個高峰。但此后的比亞迪,受限于品牌、核心技術(shù)、外觀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約,開始進入長達十年的低谷期,銷量徘徊在50萬輛上下,始終未能突破自己2010年創(chuàng)下的51.98萬輛的銷售記錄。
時間來到2018年,這一年成為上汽集團最輝煌的頂點,整個上汽集團全年汽車銷量,歷史性突破700萬輛大關(guān),達到705萬輛。但此時的國內(nèi)汽車市場,一場關(guān)于新能源汽車的變革正在悄然醞釀。
2019年上汽集團實現(xiàn)汽車銷量623.795萬輛,同比下降11.54%,但上汽集團的營收規(guī)模依然高達8433億,而此時的比亞迪汽車,收入規(guī)模為1277億,兩者之間的營收差距達到了驚人的7156億。
時間步入最關(guān)鍵的2020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戰(zhàn)略車型,中大型旗艦轎車——漢,正式問世,扎實的技術(shù)功底,寬大的內(nèi)部空間,外加超高的顏值,一經(jīng)發(fā)布瞬間就受到市場的熱捧,銷量一路走高,從5月份上市,到11月突破萬輛大關(guān),僅用時6個月,這對于一款售價超過20萬的國產(chǎn)中大型轎車來說,是劃時代的突破。
也是在這一年,憑借新能旗艦轎車的成功,比亞迪營業(yè)收入升至1566億,開始步入快速增長通道,而上汽集團汽車銷量近一步降至560萬輛,收入7421億,同比驟降1012億。此時的兩大汽車集團,盡管差距有所縮小,但仍高達5855億。
2021年,比亞迪的中大型旗艦轎車——漢,依然氣勢如虹,而搭載全新刀片電池的秦PLUS、宋PLUS、唐EV等也相繼上市,比亞迪汽車銷量大漲,全年汽車銷量突破73萬輛,營業(yè)收入也攀升至2161億,而上汽集團汽車銷量546萬輛,收入7798億,兩者之間的差距為5637億。
附:比亞迪近三年汽車銷量
2021年一共銷量:73萬輛
2022年一共銷量:186.85萬輛
2023年一共銷量:302.44萬輛
到了2022年,憑借刀片電池出色的安全性,比亞迪全年汽車銷量翻倍至186.85萬輛,營業(yè)收入也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達到了4241億,而上汽集團汽車銷量微降至530萬輛,收入則為7441億,兩者之間的差距縮小至32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