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初步統計,過去5月車市狹義乘用車零售168.5萬輛,同比下降3%。另外新能源車預計銷量79萬輛,同比增長36%,滲透率達到46.88%。
通過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不難看出如今車市的大體情況,一方面,新能源增長勢頭仍舊高漲,與燃油車半分天下,甚至超越不過是時間問題。另一方面,車市整體銷量并不理想,在諸多政策加持下甚至略有下滑。
車市不理想,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經銷商群體。根據乘聯會調查顯示,在5月中旬,乘用車市場的終端折扣達到了-22.2%!換言之,如今市面上的汽車實際售價,普遍在指導價的78折左右!
毫無疑問,降價銷售,是經銷商的自救行為,那么在經歷掙扎的5月后,經銷商們的庫存情況又是如何?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5月經銷商庫存指數為58.2%,同比增長2.8%,環比下降1.2%。
從數據來看,雖然車市整體情況并不景氣,但是5月經銷商庫存指數處于今年最低位,可見以舊換新等政策的加持以及車商自主降價行為,都對清庫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于經銷商而言,無疑是緩過勁來。
從全國四大分區來看,北區和西區的庫存指數出現較大的增長,特別是西區,從上月的58.1%增長到了65.8%!已經是屬于較高位的水平。而南區53.5%的庫存指數則是全國最低,相信這與過去5月南區頻頻舉辦的各大車展有較大關聯。
從品牌類型來看,過去5月豪華及進口車、主流合資品牌的庫存指數都有所下降,而自主品牌的整體庫存指數則是小幅增長,來到了60.0%。
對于自主品牌庫存高的情況,想必大家已經不奇怪,畢竟如今自主品牌處于嚴重內卷之中。但豪華及進口品牌的庫存指數同樣居高不下,這就比較反常了。不過就市場情況來看也能解釋一二。
以保時捷為例,近期就出現經銷商集體造反的事情,原因很簡單,新車賣不動,Taycan甚至優惠力度達32萬元仍然無人問津。而在更早之前,雷克薩斯經銷商已經過上靠廠家補貼謀生的日子。
近期,網上還傳出寶馬i3只需要17萬元即可的消息,雖然被證實該消息為假,但51君從本地經銷商獲得消息,i3的終端售價僅21.89萬元,另外iX1的終端價更是才19.98萬元!諸多事實表明,如今豪車日子不好過,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大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