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被查出數據造假的日本豐田汽車市值在一周內減少了3萬億日元(約1400億人民幣)左右。
7日,在東京股市,豐田股價以3219日元完成交易,比前一天下跌了1.65%。數據造假被揭露前的交易日5月31日(3401日元)相比下降了5.4%左右。豐田市總從上個月31日的53.7186萬億日元減少到當天的50.8440萬億日元,減少了2.8746萬億日元。豐田3日表示,在Korola等7個車型的質量認證過程中發現了數據造假行為。
日本國土交通省官網通報(已翻譯)
日本經濟新聞稱,“市場正在對豐田的信任產生動搖”,“最近電動車需求放緩,豐田總市值似乎趕上了美國電動車企業特斯拉,但這次數據造假使其成為泡影”。
有分析認為,數據造假對豐田業績的影響有限。Korola等3個車型停產,但這些車型的產量每年約為13萬輛,占總數的1%。國土交通省計劃本月完成對相關車型的安全性測試。UBS證券分析說:“由于1個月的銷售中斷,營業利潤最多會減少150億日元。”低于今年營業利潤預測值(4.3萬億日元)的1%。
業界比起業績,更擔心的是質量相關的治理問題。因為,大發等子公司說要糾正數據造假等行為結果豐田自己也開始了數據造假行為,人們普遍認為“現在不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