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這個汽車行業的后起之秀,大有一口吞下全國汽車市場的勢頭。而他最強有力的殺手锏就是降價,沒有節操的降價。非但如此,他還非常善于玩弄話術把控民眾情緒,把降價說成是讓利于民,以此獲得民眾的支持。別說,真的有很多人在蠅頭小利面前被比亞迪給愚了。
其實,任何行業走到拼價格那一步就陷入了惡性循環,這個循環的終點就是整個行業抱團去死!
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永遠不過時的。你就想想,之前一輛車能開多久,現在一輛車能開多久,兩廂對比后就會發現,無辜大眾不知不覺中又被比亞迪類資本給割了韭菜。
比亞迪之所以能降價,也許一部分是因為他口中所說的規模。確實,規模效應是能大大降低成本。然而,業內人士多都了解比亞迪壓供方貨款有多狠。從這個層面來講,比亞迪一定程度上是在拿著別人的錢在充大方。
還有一個淺顯的道理就是,比亞迪瘋狂壓價必然會導致其它車企被迫賤賣自己的車子。人家原本付出了100元的成本,結果只能倒貼50才能賣出去。這樣一搞,不少車企要紛紛關門大吉了。這么一來,眾多汽車行業的從業人員就統統變成了靈活就業人員了。試問那時,汽車這個產業支柱還怎么支撐國民經濟?
劣幣驅逐良幣,一直以來都在給市場給經濟實施幾乎是天衣無縫的安樂死方案。人們對此往往是后知后覺的。
另外,比亞迪口口聲聲說讓利于民,事實真的如此嗎?我看未必。因為你看看比亞迪一線工人的狀態就明白了。如果,比亞迪真的對自己的員工好,就不會在自己一個月幾十萬輛車的銷量下還想方設法的降低員工薪資了。試想,一個連自己員工都不顧的企業,他會真心實意的利民?
比亞迪通過打價格戰讓利于民不是真的讓利,真正的讓利應該是搞活市場搞活經濟,讓更多的同行企業一起活下去走出去!而不是他一家獨強獨大吃獨食讓別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