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節能減排成為全球共識,我國相關部門也持續推出舉措以促進綠色出行,2024年6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聯合調整關于節能、新能源車船享受車船稅優惠的產品技術要求。


未來節能與新能源車船想要享受稅收優惠,必須滿足一系列新的條件。那新政對汽車消費市場將產生何種影響?消費者購車成本是否有所增加?筆者給大家聊聊。
新能源車何來車船稅?
或有些朋友會疑問,新能源車也交車船稅?新能源汽車是免收車船稅的,而免征車船稅的使用新能源汽車包含純電動商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商用車。同時純電動乘用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不屬于車船稅征稅范圍,對其不征車船稅。但是從今年7月份開始,新能源車需要達到一定要求才能免征購置稅。
在新能源車市場中,續航能力水平不僅關系著車輛單次充電行駛半徑,還決定著充電頻率,是影響新能源車購買意愿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無論是早期國家補貼以及地方補貼標準變化,還是此次車船稅政策調整,都將提升車輛續航能力、消除里程焦慮視為長期目標。此次政策調整的核心考核目標就是續航里程。

對于插電混動和增程乘用車而言,根據最新規定,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的純電動續駛里程,在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下,必須不低于43公里。回看市面上的插電混動車型,基本上達到這個標準,所以政策調整對于這些類型的新能源車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插電式(含增程式)和純電動客車,對應的純電續航分別不能低于50km和200km。插電式(含增程式)和純電動貨車,對應的純電續航分別不能低于50km和80km。而氫能商用車方面,則要求純氫續航不能低于300km。

這次優惠政策調整程度看似不大,卻暗藏玄機,也反映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重視。每次針對新能源車的政策調整,都是根據市場發展趨勢提出的方向和標準,能夠充分反映消費市場使用過程中的痛點,更有利于抓住新的著力點,所以這次車船稅優惠政策的調整,雖然對部分車主來說是利空,但從長遠來看,對環境保護、產業升級以及消費者權益來說都是一個重大利好。
車船稅的作用和意義?
估計很多人有疑問,已經多年減免多年的新能源車,有必要開始收稅嗎?在回答問題前,我們先了解車船稅的定義與作用。車船稅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應繳納的一種稅。車船稅是一年一交,可以由保險公司代繳,也可以由車主到當地稅務部門直接繳納,不過通常會跟交強險一起繳納。如果車子年審時也會查車船稅,需要車主在年審前把車船稅交了。

新能源車征收車船稅也是順勢而為。經過多年市場培育,消費市場對新能源車產品已經有了基本認知。相較于發展更為成熟的傳統燃油車,處于技術快速提升期的新能源車在豐富人們新用車場景的同時,消費者對車輛整體實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國家規定每輛汽車都要按照規定繳納車船稅代繳,并按照汽車排氣量大小收取車船稅。收取汽車車船稅目的就是進一步控制資源短缺以及保護環境,以及增加地方的財政收入。車主如果沒有繳納車船稅,地方的稅務機關及地稅局對于未繳納車船稅的車輛,將會停止辦理車管所年審、年檢等機動車的業務,肯定會對車主的工作與生活帶來非常的不便。車主不按時繳納車船稅的后果非常嚴重,與其被查出后繳納滯納金和罰款,還不如車主按時繳納。

一直以來都是燃油車在繳納車船稅,新能源車不用交稅。但是在新能源時代,燃油車市場份額持續減少卻是不爭的事實,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占比越來越少,卻還在支撐著養路費各種附加稅費,長久計算也不實際。
新能源車的市場保有量不斷提升,逐漸到了繳納路費的時間節點。現在新能源車市場的趨勢是新能源車補貼越來越少,而補貼是為了扶持新能源產業,等到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收割,所以部分不達標的新能源車型從今年也開始征收車船稅,這是大勢所趨,主張的是油電同權。

另一方面,經過多年市場培育,消費市場對新能源車產品已經有了基本認知。相較于發展更為成熟的傳統燃油車,處于技術快速提升期的新能源車在豐富人們新用車場景的同時,消費者對車輛整體實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車企也唯有推出迎合市場需求的車型,才能吸引用戶吸引,這需要車企不斷提升研發實力。所以長遠來看,新能源車開始征收車船稅具有較大的意義。
百姓評車
據筆者了解,電力資源不像化石能源石油那樣不可再生,隨著特高壓的進展,西部的眾多電力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供給全國,給當地帶來收入的同時,也緩解了我國的能源壓力,工業設備同時也被優惠的電力價格吸引,實現了從油改電,所以新能源的發展的進程完全不可逆。
在新能源車快速發展之際,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不斷減少,所以地方部門獲得的車船稅費也在不斷走低,并不利于當地的財政收入和建設,所以相關部門開始征收新能源車的車船稅是大勢所趨。雖然現在新能源車征稅的條件比較寬松,但是估計未來會越來越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