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相關的創新科技,為我們實現了可以持續自立運作、暢順無縫的家居,也就是智能家居。不過,不少人在沒用智能家居前會覺得能自己動手開關為什么得動嘴呢,雞肋又花錢,其實它除了能提升生活效率外,還在安全和節能方面遠遠超過傳統的手動控制。

618期間,正是組一套智能家居系統的好時機。目前,國產較為知名的生態鏈最有代表性的分別是華為、小米,二者都有豐富的智能硬件體系和獨立的生態體系,同樣是全方位布局,以龐大的線下渠道和網絡渠道滿足我們的購物需求,但如何選購兩家的產品成為不少人頭疼的重點。
小米
小米以“手機+AIoT”為核心戰略,打造了龐大而全面的智能家居生態鏈。小米生態鏈企業眾多,產品覆蓋從智能照明、安防監控到廚房電器、環境電器等多個領域,形成了“米家”品牌矩陣。小米智能家居的最大特點是性價比高、設備間互聯互通性強,依托于“小愛同學”智能語音助手,實現家居設備的統一控制。

優勢
價格親民:小米產品以高性價比著稱,適合預算有限但追求智能生活的消費者。
生態豐富:產品線極為豐富,幾乎覆蓋所有智能家居場景,容易形成完整的智能生活閉環。
易用性:通過米家APP即可輕松管理家中所有智能設備,設置簡單,用戶體驗友好。
劣勢
品質參差:由于生態鏈企業眾多,產品質量和設計水平可能存在一定差異。
隱私顧慮:部分用戶可能對其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有所擔憂。
華為
華為則以“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為核心,強調“全連接、全融合、全智慧”的理念。相較于小米,華為更側重于高品質、高集成度的解決方案,通過HarmonyOS(鴻蒙系統)實現設備間的深度協同。華為全屋智能不僅包括智能單品,還提供專業的全屋智能設計與安裝服務,強調個性化定制和高端體驗。

優勢
系統集成度高:HarmonyOS為華為全屋智能提供了強大的底層支撐,設備間交互更加流暢自然。
高端體驗:產品設計與品質把控嚴格,強調高端質感和使用體驗,適合追求品質生活的用戶。
隱私安全:華為在數據加密和隱私保護方面投入大量資源,用戶隱私安全性更高。
劣勢:
價格較高:相對而言,華為智能家居產品的價格定位偏高,不適合預算敏感的消費者。
生態規模:盡管華為生態在快速擴張,但在某些細分領域的產品種類相比小米仍顯不足。
結論
華為生態:定位中高端、設計風格多樣、生態鏈多樣性豐富、穩定性強、性能強、擴展性強。
小米生態:定位中端、設計風格統一、生態鏈多樣性超豐富、性能強、擴展性強。
可以說,華為和小米的全屋智能家居屬于兩種方向不同的解決方案,二者在使用體驗上都十分優異。但它們都存在同樣的一個局限性,那就是得考慮購買的產品是不是一個生態系統的,考慮清楚產品之間的聯動性,不然買回來的很多智能單品都只能各自為政,不能夠進行互相聯動,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