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幾年電商行業可真是賺足了眼球,簡直就是一出天大的鬧劇。作為一個網購達人,我也被這出大戲給深深折服了。你看,滿大街都是騎著小黃車送外賣的小哥,電商公司的宣傳廣告無處不在,彷佛電商就是未來的大賺錢行業。可實際上呢,電商公司滿盤皆輸,虧得體無完膚,10家公司有9家在虧錢,就連那最后一家也步履維艱,正向著虧損的深淵瘋狂奔去。
我的媽呀,這難道不是一個產業奇觀嗎?作為一個草根吃瓜群眾,我一直在追蹤這出大戲的發展,直到最近才終于查清了一些內情,原來電商們陷入泥淖的根源竟然出在了......
您一定很好奇電商們到底是怎么虧成這副光景的吧?咱就從頭說起。
大家都知道,做電商最關鍵的就是把商品盡快送到消費者手里。為了搶占市場,各家電商可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好比有的公司專門投資了大批綠色環保的電動車,為了物流達到"新加坡時間";有的則把配送員的工資開到了遠高于同行的水平,為的就是吸納大量年輕小伙子入伙;還有的公司為了提升自家的時效和準確率,不惜重金在全國各地建立大小倉儲中心......可誰能想到,這一系列瘋狂的投資操作,恰恰成為了電商們步步陷入虧損泥潭的根源所在!
比如說,有家公司就為了搶時效,在全國各地建立了上千個配送站點,可一到淡季的時候,這些站點的運營成本和人工開支就全都白白浪費掉了。不但如此,各家電商為了相互掐架,你來我往的補貼大戰更是愈演愈烈,各個公司都卯足了勁把錢像捂熱氣球似的往外撒,卻沒想到最后竟是一場瘋狂的虧損接力賽。
我前陣子和一位電商物流老板喝了幾杯,他給我總結了一下電商們的那些作死操作。他說,其實你說到底就是一句話:"想干就狠干,不顧后果!"這幾年各家電商賭注都壓得太大太狠,殊不知燒錢補貼的路走不通啊。我朋友說得很有道理,各家公司掐在一起你爭我趕,斗富不息,結果就是虧得連褲衩都不剩!
當然了,看熱鬧的我是無所謂了,我是顧客嘛,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就最爽了。話說回來,如果要追根究底,電商公司們陷入泥淖也不完全是因為他們自己的作死操作,消費者的一些不合理需求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你想啊,咱們消費者哪有不摸門的?手一拍腦門,嗷!"哎呦臥楣,買東西了!"然后就翻開手機刷刷刷一陣操作,買買買。可你想過沒有,對方默默在配送鏈條的末端,有一個滿頭大汗的小哥正指尖飛快地接單、抓包、上車,再跑快馬加鞭或者騎車加操作,在你眨眼間就把貨送到你手上了。
唉,你的這一時興起,可是對方付出了十番的辛苦和操勞的啊。這辛苦和成本全部被電商公司包攬了,你能有幾分體諒嗎?別說你像我這樣的小老百姓了,就連炙手可熱的網紅大V們,也經常做出一些很過分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