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高考前后的抖音是這樣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物理中比較耍賴的方法,量綱法處理物理選擇題。”
視頻中,兩個男孩并肩而坐,一個頭戴墨鏡,拿著一本《量子物理》佯裝看書,實際負責耍帥;一個戴著黑框眼鏡,在動感音樂背景下有條不紊地講題。視頻定位顯示“清華大學”。
這是清年閣抖音號發布的第一條視頻,播放量近400萬,點贊量超50萬,有9.8萬人因為這條視頻成為賬號粉絲。
清年閣抖音號發布的第一條視頻
閑不下來的“學霸”
區別于簡單靠“光環”吸引流量,這條“量綱法處理物理選擇”的視頻顯然有更多“干貨”。
戴著黑框眼鏡認真講題的是金澤涵。2023年,他考入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在視頻里,他教大家巧用量綱法,在20秒內排除單位不符的選項,緊跟著“我們再用傻一點的,單位不同不能相加”,10秒分辨出了其余干擾項……
網友們紛紛留言:“傻一點的,被自己傻笑了”“很好,來張卷子,我現在強得可怕”“大四了你才給我推清華哥講題”……除了驚呼“學霸”的解題妙招,還頗有相見恨晚的意味。
清年閣抖音賬號主創人之一,是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心理學大三學生張楚建。作為高考“過來人”,他深知高中生的解題困惑,所以聯合了其他兩個伙伴,希望通過抖音平臺,為弟弟妹妹們提供幫助。
第一條視頻發布2個小時就“火”了,撲面而來的關注量,讓張楚建覺得頗受觸動,但也意料之中。“理科第一名講的知識配得上這個播放量,不過這也讓我確定了我們的內容確實有很多人需要”。
做抖音賬號,其實不是張楚建臨時起意。已經到了大三他的課業壓力很大,每周有超過17節專業課,至少要有一天入組做畢業實驗。周末還要復習、為開題報告做準備。
但“折騰”是張楚建從小到大的特點,他不想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上學、實習、就業,而是想闖出一番事業。和很多同齡人一樣,他對“自主創造”有著很強的渴望。
張楚建有一個發小叫張博宇,兩人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同窗,后來去到北京,一個讀中央財經大學,一個進了清華大學。兩人自小無話不談,說起對今后事業的規劃,更是一拍即合。
通過張博宇,張楚建結識了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大三學生劉紫綿,很快三人就成了做抖音賬號的“事業搭子”。
除了金澤涵,張楚建和他的“事業搭子”陸續找來了十幾位“學霸”,共同基于各自的學科優勢,分別在政治、歷史等學科做了解題規劃。5月中旬,他們上線了一個全新的系列視頻,從解題技巧講到考前心態,力求在最后半個月助考生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