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豪車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信仰正在破滅。
還記得前些天保時捷中國經銷商因為銷量不佳,只能降價虧損賣車,因而聯名上書總部求補貼的新聞么?這才過了幾天啊,寶馬i3裸車不到18萬,落地只要19萬的新聞又登上了熱搜。
據媒體了解,寶馬i3現在終端的最高優惠幅度已經達到了17萬,其裸車價已經無限接近5折!這要是放在兩年前,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而且不光是i3,寶馬的純電SUV iX3的終端價格也繃不住了,目前其終端優惠幅度在13-15之前,按揭裸車價能做到25萬。這價格是不是讓你有點動心了?不過我勸你別買,原因很簡單,還是貴了。
同樣的預算,你能買到問界M7、M9、阿維塔12、極氪001、小米SU7、蔚來ES6、ET5以及小鵬G9、理想L8等眾多優秀的國產新能源。你說你買BBA的電車干嘛?除了就為了那個標。
對了,這會BBA遇到的問題不光是電車價格血崩,它們的油車現在也“跌冒煙”了。
以奔馳E級為例,不僅純電版的EQE能優惠20萬,就連燃油版的E在上海等一線城市,其入門款的260貸款裸車價也能優惠到10萬元左右。此外,奔馳C級和GLC的終端優惠也都超過了10萬元。
寶馬方面:今年年初才剛剛上市寶馬5系,現在大部分地區也已經有近6萬元的優惠。而上一代5系剛上市的時候,新車甚至還出現過加價銷售的情況。
至于BBA里的奧迪,日子就更不好過了。Q5L優惠10萬已成家常便飯,A4L最低裸車價也降到了22萬左右。曾經奧迪家族里最堅挺的A6L,優惠也在10個以上。至于奧迪的電車,則更是可以用“跌廢了”來形容——打折還賣不出去。
之前大家總喜歡調侃捷豹路虎是“六折豹,七折虎”,現在世道變了,成了“五折馬,六折奔”了。
曾幾何時,德系BBA可以說是無數中國人的夢中情車,有多少男人辛苦工作、打拼就為了能夠擁有一輛寶馬3系、奧迪A6和奔馳S級?哪怕市場還有純進口的雷克薩斯、定價更良心的凱迪拉克、林肯,抑或是價格更優惠的謳歌、英菲尼迪、捷尼賽思,中國消費者還是對奔馳、寶馬、奧迪三個德系豪華品牌念念不忘。
當然,客觀地說,BBA進入中國國產的時間也確實要比沃爾沃等其他豪華品牌更早。正所謂“先入為主”,國人最先認識的就是BBA,自然也就對它們有著天然的好感了。在這種好感與情懷的加持下,BBA可以說是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不僅銷量蹭蹭往上漲,利潤也是節節高。
但是從產品力和技術的角度來看,最近幾年,德系三巨頭似乎頗有些不思進取的感覺。油車還在玩高低功率那一套東西,車機和智駕等智能化領域的創新更是被中國品牌完勝。除了三叉星、四環和藍天白云的LOGO加成,德系豪車還有什么獨一無二的地方么?
雖然BBA現在打骨折了,但如果考慮到它們的官方定價,最后落地的價格其實還是很高。別說打五折、六折了,有些車就是打三折、四折也依然不值得買。比如什么奔馳大G、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LX,海外本來就賣得特便宜,在國內打五折也是貴得離譜啊。現在的BBA只是把過去在中國高到不要臉的品牌溢價降低了一點點而已。只要你不買,我不買,他們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最后問一句,18萬的寶馬i3和30萬的小米SU7,你會怎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