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云計算服務的強勁需求推動下,微軟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消除了投資者斥巨資開發人工智能的疑慮。
上周五,這兩家美國科技巨頭的總市值增長超過2500億美元,此前一天,兩家公司都公布了第一季度業績兩位數的收入增長,輕松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人工智能支出的另外兩家受益者亞馬遜和英偉達的股價也分別上漲了約3%和6%。
微軟和Alphabet的財報緩解了市場對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如OpenAIChatGPT和谷歌Gemini)以及其他幾家試驗新人工智能模型的公司所需的基礎設施支出大幅增加的疑慮。
與此同時,谷歌的廣告收入也有所增長,這表明人工智能驅動的聊天機器人尚未達到全球主導搜索引擎的使用率。AllianceBernstein美國增長主管Jim Tierney表示,Alphabet周四公布的第一季度業績“并沒有平息[有關人工智能]的問題,但這為他們贏得了更多發展時間和空間”。
Baird分析師估計,Alphabet、亞馬遜、微軟和Meta今年的資本支出總計約為1880億美元,比2023年增加近40%。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表示,第一季度已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10億美元,將加速芯片和自動駕駛方面的支出。
美國“七大”科技領頭羊成員的看漲前景可能會重新點燃人工智能推動的漲勢,Alphabet股價周五上漲 10%,這得益于該公司支付了其歷史上首次股息,并將市值推高至2 兆美元大關。微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是OpenAI的最大支持者,股價上漲近2%,重新回到3萬億美元以上。
投資者從容采取了更大膽的人工智能支出計劃,谷歌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表示,今年的資本支出將增長50%或更多,達到至少480億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落后了一年多之后,我們相信谷歌正開始發力。”
微軟首席財務官Amy Hood公布,季度資本支出同比增長79%,達到140億美元,并補充,數據中心需要更多資金,因為“人工智能需求略高于我們的可用容量”。
如今,OpenAI、Anthropic等初創企業以及大型企業客戶對人工智能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導致包括芯片和電源在內的許多必要組件變得稀缺。
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Stripe組織的一次活動上表示:“如果企業沒有積極主動采用人工智能,那么就會失去發展機遇。”
第一季度的業績緩解了Alphabet首席執行官Sundar Pichai的壓力,在微軟與OpenAI建立130 億美元合作關系后,他因谷歌在消費者和企業人工智能產品領域輸給微軟而受到批評。
谷歌核心搜索相關廣告業務的收入也增長了13%。但從長遠來看,Pichai仍然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提供即時答案的聊天機器人是否會開始蠶食谷歌搜索引擎的使用。
Pichai告訴分析師,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為搜索查詢提供更全面答案的早期實驗“提高了用戶滿意度”。
其他公司也加入了人工智能投資熱潮,蘋果和亞馬遜將于下周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兩家公司都表示,還將大力投資于算力以改進產品。
美國銀行研究分析師Brad Sills表示,微軟Azure產品“是目前周期中唯一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軟件業務。在這個巨大的新周期中,微軟仍然處于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