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風集團”)發布2024年5月以及1-5月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024年5月,東風集團銷量為147206輛,同比下滑13%;1-5月累計銷量為811921輛,同比增長約5.9%。作為對比,2023年東風集團銷量為208.82萬輛,同比下滑15.27%。

具體品牌來看,合資品牌中,2024年5月,東風日產(含東風英菲尼迪、啟辰)銷量為59350輛,同比下滑3.47%;1-5月累計銷量為282307輛,同比增長6.26%。另一日系合資品牌東風本田5月銷量為33002輛,同比下滑30.09%;1-5月累計銷量為202474輛,同比增長9.66%。

從5月銷量來看,不管是東風日產還是東風本田,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趨勢,尤其是東風本田,跌幅尤為明顯。但日系在華合資車企銷量下滑已是常態,其國內市場份額正處于萎縮狀態,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中國本土品牌加速崛起以及電動化領域相對落后。
除上述兩大品牌外,神龍汽車的跌幅也很明顯。5月神龍汽車銷量為6045輛,同比下滑24.48%。神龍汽車由東風汽車集團與標致雪鐵龍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合資車企。

去年2月,神龍汽車宣布全面推動電動化。按照規劃,未來五年,神龍汽車將密集投放9款全新車型和多款改款車型,其中8款為新能源車型。新車型將基于電混平臺eHMIA來開發,該平臺可提供HEV、PHEV、BEV三類動力模式,涵蓋轎車、SUV、MPV多種車身形式;同年10月,東風集團與神龍汽車簽訂《資產轉讓協議》,以17.14億元購買神龍汽車位于武漢和襄陽的特定土地使用權、建筑物和構筑物。同時,雙方達成租賃安排,東風集團將目標資產出租給神龍汽車,租期為10年。據了解,目標資產主要是神龍汽車在武漢的第三工廠,已被主要用于生產現有的標致和雪鐵龍乘用車以及富康車型。

數據顯示,今年1-5月,神龍汽車累計銷量為31540,同比下滑13.73%,整體銷量仍偏低。神龍汽車銷量大幅下跌的原因一方面是法系車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并不強,另外一方面則是產品更新迭代緩慢。對于神龍汽車而言,其電氣化轉型速度已明顯落后于行業,神龍汽車想要實現后來居上的難度正不斷加大。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下,未來神龍汽車銷量能否有所提振,拭目以待。
除了合資品牌外,目前東風集團在自主品牌領域已布局東風嵐圖、東風風神、東風新能源、東風風行等品牌,但銷量表現也比較一般。數據顯示,東風柳汽5月銷量為6661輛,同比下滑24.10%;1-5月累計銷量為52279輛,同比增長11.34%。而東風乘用車5月為13824輛,同比增長36.43%;1-5月累計銷量為68693輛,同比增長60.81%。東風嵐圖5月銷量為4521輛,同比增長50.55%;1-5月累計銷量為24869輛,同比增長106.83%。從前5月銷量情況來看,東風嵐圖的銷量增幅十分明顯,但與目前車市主流的造車新勢力相比依然相差甚遠,且這種增長對于整個東風集團而言無異于杯水車薪。

據《汽車行業關注》統計,今年5月,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占集團總銷量(147206輛)的62.74%,而東風柳汽和東風乘用車僅13.92%。換而言之,合資品牌仍然是東風汽車的主要銷量來源,其表現也將直接影響東風汽車的表現,但目前合資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地位相當的尷尬。從長遠發展來分析,對于東風集團而言,眼下其主營業務無疑是自主乘用車板塊,其想要實現高速增長還是必須依靠于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

東風集團旗下擁有眾多自主乘用車品牌,但目前仍缺乏市場競爭力,銷量表現低迷。與造車新勢力相比,傳統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上一直有所落后,這也是銷量偏低的原因。面對今年汽車市場競爭再次升級,包括東風集團在內的車企必須加快轉型的腳步。目前,東風集團自主品牌還處在持續大額投入的階段。按照規劃,到2025年,東風汽車自主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100萬輛;未來三年東風汽車將投入超600億元,投放30款全新乘用車新能源產品、14款商用車新能源基礎車型,力爭全年銷量重回300萬輛臺階,銷量達32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