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凌晨,遲到者蘋果終于發布了它的AI產品——Apple Intelligence。
誰是蘋果的AI合作伙伴,是此前最受關注的問題,在WWDC現場,蘋果確認了和OpenAI的合作關系,宣布ChatGPT 4o正式接入Siri。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合作相當謹慎,蘋果僅給ChatGPT開放了一個入口,只要用戶不點開,就可以當ChatGPT不存在。落地產品方面,據介紹,Apple Intelligence目前嵌入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中。
Apple Intelligence實現的一系列功能,基本是把已有AI功能再做一遍,比如文字編輯后按照語氣重寫、根據描述直接生成表情包、查找某個信息時直接調出相關郵件。
也因此,業內不少聲音認為蘋果AI “并不驚艷”“不具有顛覆性”。10日WWDC結束后,蘋果下跌近2%,一夜市值蒸發超4000億元。
Apple Intelligence的問世,將市場對AI手機關注度再度推向高潮。
等待“iPhone 4”時刻
“AI手機”一度是今年二級市場上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但熱度并未持續太久。
今年2月開始,AI手機概念股持續走高,不到兩個月時間內,該指數上漲41.5%。但隨后3月底開始,隨著幾款AI手機全部發布完畢,市場失去催化劑,AI手機概念開始降溫,走勢震蕩下跌,至今已距高點下跌12%。
所有人都在等待手握消費電子命運的蘋果救市。
此前德邦證券指出,雖然AI大模型在手機、PC端應用多以網頁、App、API等方式出現,部分手機廠商亦有自研大模型應用于系統級AI助手,但嵌入操作系統底層的AI仍需要蘋果和谷歌等OS廠商參與。
彭博社更是評價,對蘋果而言,其AI戰略的重點并非參與這場AI手機競爭,雖然蘋果在AI賽道上遲到,但只要能推出令消費者買單的AI體驗,蘋果的豐厚家底就足以支撐它一夜之間成為最大AI玩家。
但WWDC發布之后來看,蘋果似乎沒有顯露出一統AI江湖的野心。Apple Intelligence能否讓消費者買單,還要看上手之后的體驗。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昨日也表達了觀望的態度,他并不認為蘋果已經取得了超出市場預期的突破性進展,對于即將在秋季發布的iPhone新機型及其配套操作系統能否引發用戶換機潮持懷疑態度。
對所有手機廠商而言,為了擺脫用戶日益拉長的換機周期和疲軟的消費電子市場,“AI手機”之外,幾乎沒有第二個選項。
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以來,手機廠商密集發布AI手機。
今年1月,三星發布搭載了谷歌Gemini大模型的S24系列,發售即爆賣;2月18日,魅族宣布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的開發,全力投入新一代AI設備;2月20日,OPPO召開AI戰略發布會,并正式宣布OPPO AI中心揭牌成立……二級市場上,“AI手機概念股”也一度迎來暴漲。

此番景象一如十余年前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過渡的時期,不過相應的,眼下整個智能手機產業鏈也還在等待一個“iPhone 4”時刻。
一位關注AIPC和AI手機的投資人士告訴36氪:“AI手機離我們還很遠,如果是看AI手機去投資,大概率是炒作。AIPC概念同理,要落實到業績上還需要蠻多時間,尤其里面一些標的,如中科創達,不太可能短期落地。”
上游廠商先享紅利
AI手機的概念并非新事物。2017年,中國電信曾在發布的《AI終端白皮書》中對AI手機進行定義:搭載AI芯片、能運行AI應用的就是AI手機,需要具備人臉識別、語音助手、場景識別、系統優化等功能。
可以看出,此前“AI手機”的重點在于AI芯片和AI應用,在功能上,并沒有誕生讓用戶側感到顛覆的體驗,這波概念也就沒能延續。
如今在大模型的催化下,AI手機的門檻也被拔高。對于衡量一部AI手機的含金量,業內達成了幾點共識:
首先是大模型能否在端側運行。大模型誕生以來,由于參數量動輒千億萬億,訓練和推理消耗大量算力,所以其運行均在云端完成,而如果能夠在終端和云端混合分配算力,不僅能夠解決云端推理“宕機”現象,還能降低推理成本。
其次,根據Canalys提出的標準,硬件方面,智能手機的SoC芯片中需要包含能夠加速AI運行的專用單元(如高通的Hexagon、聯發科的APU和谷歌的TPU等),才稱得上AI手機。
此外,運行效果方面,Canalys也提出要求,端側LLM的推理能力高于成人的閱讀速度即10 token/s,同時端側AI生成圖像的時間要小于2秒。
為了把大模型塞到手機里面,產業鏈上游出現幾大工藝升級的市場機會。
內存需求被擺在首位。大模型因其參數體量巨大,如果從云端轉向終端部署,需要終端設備具備足夠大的內存。大摩預測數據顯示,下一代智能手機中的DRAM搭載容量將增加50%以上。
目前業內主要存在三條解決路線。要么直接拔高終端內存,是內存廠商普遍選擇的路線,要么壓縮大模型,該路線以微軟、聯想、OPPO等廠商為代表,此外蘋果選擇優化內存調用邏輯的路線。
在AI手機帶動存儲需求的供需關系影響下,內存LPDDR5、LPDDR5X、LPDDR6持續供不應求,其中LPDDR6應聲漲價。
業績上來看,近期A股存儲板塊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大漲,其中瀾起科技一季度利潤大漲5倍,存儲模組龍頭江波龍漲超2倍。
此外,“存儲芯片三巨頭”之一的SK海力士,于4月底發布的財報同樣迎來復蘇。
今年一季度,DRAM和NAND Flash價格漲幅雙雙超出預期,在此支持下,SK海力士營業利潤為2.89萬億韓元,上年同期則為巨虧3.4萬億韓元,且比2023年第四季度大增734%,公司確信存儲芯片市場正明顯地進入全面復蘇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