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星光,是五菱廠的首款可懸掛綠牌的新能源轎車,自去年12月上市以來,以其超高的性價比,試圖在混動市場分一杯羹。從上市剛開始的一車難求,需要預定兩個月,月銷10000+的成績,比亞迪秦plus的連續降價,到現在的月銷幾千甚至更低,無人問津,僅僅只有七個月的時間。這到底是怎么了?
在去年下半年開始,五菱星光就一直出現在網絡的話題中,五菱廠也希望通過這樣一款產品,來開辟家用混動市場,畢竟,面對A級市場,歷來是各大廠家的必爭之地,像燃油車大眾朗逸,日產軒逸等廣大合資產品,一直是A級車的統治者。隨著新能源的不斷發展壯大,中國品牌也是在不斷反擊,就拿比亞迪秦plus來說,2023年的銷量達到了驚人的四十萬輛+,而20年的時候,比亞迪的整體全年銷量不過才四十五萬輛。巨大的市場潛力,任何廠商也不想錯過。
五菱廠近幾年十分出圈,更是打出“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號,五菱星光應運而生。五菱星光于去年12月份上市,售價區間為88800-105800元,兩個配置續航里程,70公里和150公里,虧電油耗更是達到了3.98L,一經上市,就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一月的銷量也達到了一萬余輛,誰曾想過完年的銷量立馬腰斬,只有五千上下。其間還伴隨著比亞迪秦plus的降價,但目前來看,降價并沒有給星光帶來銷量的提升,那么是什么原因,就讓消費者其他而去呢?
首先,從定價來看,價格不貴,和比亞迪秦PLUS的價格持平,從空間來講,4.835米的車身長度,2.8米的軸距要優于比亞迪秦plus,更是趕超媲美B級車,花A級車的價錢享受B級車的空間感受。但是似乎除了這方面的優勢,其他方面的競爭力明顯不足。拋開電池起家的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發動機和電機的參數要低于秦plus,配置方面更是少之又少,現在的消費者更趨于理性,并不一味的追求大和低價,高配置好質量才是當下人們關心的地方。說起質量,五菱星光從上市開始到六月份,投訴共有2500余條,梳理一下,主要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續航虛標,后備箱故障,轉向異響等。
最近幾年,新能源技術不斷發展,混動產品也是各大廠商的重點研發項目,而跟比亞迪,長安,奇瑞,吉利等廠商相比,五菱的技術儲備并不算高端先進,想要在這個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要千倍百倍的投入研發,就像當年比亞迪一意孤行,披荊斬棘的不斷的投入新能源的研發,其他廠商可能還在嘲笑其不務正業,不懂市場,而現在的你還是這樣認為嗎?所以,只有把技術放在第一位,打造技術領先,質量穩定,品質可靠的產品,才有機會打動消費者,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