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利潤!馬斯克給擎天柱畫“大餅” 但國內人形機器人進廠冰與火
首發2024-06-16 13:48·情感分享
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人類社會正在迎接一場轉型浪潮。其中,人形機器人無疑是當下科技發展的焦點之一。這種擁有人類外形和行為特征的智能機器,正在逐步走入我們的生活,開啟一個全新的紀元。
當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自信地暢談Optimus機器人的宏大愿景時,國內人形機器人市場也正在悄然發生著變革。一方面,行業巨頭們紛紛發力,布局未來;另一方面,落地應用的難題依舊存在,亟待破解。究竟是什么阻礙著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落地?誰又能夠率先掌握這一領域的話語權?
自2022年特斯拉首次公開Optimus原型機以來,這款人形機器人就一直備受矚目。在今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更是放出豪言:未來Optimus將為特斯拉帶來高達20萬億美元的市值增量。
這一夸張的數字,無疑引起了市場的強烈反響。畢竟,即使是當今最有價值的公司,其市值也僅為數萬億美元。然而,馬斯克對Optimus的信心,并非空穴來風。
根據他的透露,Optimus機器人在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已經投入使用,明年將超過1000臺,甚至可能有數千臺在工廠作業。這意味著,人形機器人正在逐步取代人類,成為未來工廠的主力軍。
更為關鍵的是,馬斯克預測,未來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大眾消費品,人機比例最低也要達到1:1。這意味著,僅憑人形機器人這一項,特斯拉的市值就有望達到20萬億美元的天花板。如果再加上自動駕駛技術所帶來的5-10萬億美元增值,特斯拉的整體估值有望超越現有最有價值公司10倍以上。
這無疑是一幅宏大的藍圖。而馬斯克的言論,也一次次點燃了市場的熱情。每當他透露Optimus的最新進展,A股人形機器人板塊就會出現罕見的集體上漲。可以說,他已經成為了這一領域的"情緒風向標"。
與馬斯克對Optimus信心滿滿的態度不同,國內人形機器人當前的落地之路可謂"冰與火之歌"。
一方面,行業內外的期望值高漲,市場對人形機器人寄予厚望。優必選科技、宇樹科技等企業紛紛推出自家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并已進入了蔚來汽車、東風柳汽等工廠協助作業。可以說,人形機器人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現實生活靠近。
另一方面,實際落地過程中,技術、成本和場景等核心問題依舊存在挑戰。正如宇樹科技的交付工程師王春所言,"壓力非常大"。
首先,人形機器人的技術仍在完善階段。從硬件的穩定性和平衡性,到軟件的集成和應用,都存在一定瓶頸。這使得它們難以在復雜的生產環境中自主運行,需要大量的調試和訓練。
其次,成本問題也是一大阻礙。相比傳統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制造成本要高出許多。即便是像蔚來這樣的頭部企業,在引入人形機器人時,也需要做大量的適配和調試工作,付出高昂的前期投入。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最后,場景問題也是絆腳石之一。當前,國內企業要么缺乏合適的應用場景,要么機器人的能力還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前者缺乏數據積累和訓練基礎,后者難以發揮應有優勢。這種"有場景無機器人,有機器人無場景"的困境,讓人形機器人的落地之路備受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