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專女生姜萍以排名12的成績入圍全球數學競賽決賽引起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中專生逆襲人生”的故事成為當下最火熱的勵志典型。
其實,在我國的科技史上,并不缺乏類似這樣逆襲人生的例子,甚至還有“中學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樣感人的故事。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中學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故事主人公的母校,今年開設了以主人公命名的“陸家羲試驗班”,首次面向高考招生,歡迎報考!
據東北師范大學招生辦消息,陸家羲因解決了世界著名的“寇克曼”數學難題和“斯坦納大集定理”,成為自1956年以來僅有的六位數學領域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之一,著名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也曾獲此殊榮。東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專業為紀念陸家羲先生聯合設立“陸家羲試驗班”。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證書
2024年,“陸家羲試驗班”全國招生30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專業各15人。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可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陸家羲試驗班)”或“物理學(陸家羲試驗班)”報考。
校長徐海陽教授任陸家羲數學物理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名譽班主任
“陸家羲試驗班”旨在培養在現代數學、物理學及相關學科繼續深造并具備成為學術領軍人才潛質的交叉復合型人才。學生培養依托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陸家羲數學物理拔尖學生培養基地開展。
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孫昌璞教授為學生授課
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教授為學生做專題學術報告
“陸家羲試驗班”注重考查學生學術興趣和發展潛力,綜合考核,動態進出,免試推薦研究生100%覆蓋,實現本(碩)博一體化培養。
據東北師范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此前介紹,陸家羲,1935年6月生于上海市。早年家貧,初中畢業后輟學,到一家汽車五金材料行當學徒。1951年到哈爾濱電機廠工作。1957年考入我校物理系。1961年后,先后在內蒙古包頭鋼鐵學院,包頭教育局教研室,包頭八中、五中、二十四中、九中工作任教。
1961年至1983年,他先后解決了世界著名的“寇克曼”數學難題和“斯坦納大集定理”。1983年10月31日,因積勞成疾病逝,終年48歲。1984年9月,在呼和浩特召開了“陸家羲學術工作評審”會議,充分肯定了其論文的學術意義和歷史價值,并建議出版 《陸家羲論文集》(中文、英文)。1989年2月,《關于不相交斯坦納系列三元系大集》榮獲中國第三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1983年春,兩位世界組合數學家,多倫多大學著名教授門德爾松和滑鐵盧大學教授班迪來華講學,并出席在大連舉辦的中國首屆組合數學學術討論會。門德爾松懷著仰慕之情指名表示“很想見到中國學者陸家羲”。陪同的一名中國數學家聽錯了,以為他想見盧嘉錫。
“不,是寫《論不相交的斯坦納三元系大集》的作者。”那位中國數學家有些尷尬,因為到現在為止他還從沒有聽說過陸家羲這個名字。
別說他沒聽說過這個名字,相信大多數中國數學家都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因為陸家羲只是包頭市第九中學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師。可就在此前不久,就是這位普通的物理教師在世界《組合論雜志》上同期發表了《論不相交的斯坦納三元系大集》的前三篇論文,并獲得極高評價,同年4月該雜志又發表了他的另外三篇論文。這組論文的發表,標志著世界數學界保留了130年的“斯坦納系列”這顆數學王冠上的明珠被我國中學物理教師陸家羲最先摘取了。這一成果震動了世界,門德爾松稱陸家羲的成就“是世界上二十年來設計組合方面最重大的成果之一”,是“出類拔萃的”。這也是門德爾松為什么點名要見陸家羲的原因。
幾乎就在一夜之間,這個在國內默默無聞的普通的中學教師,成了聞名于西方數學界的中國英雄。而我們自己卻一無所知。門德爾松教授的一句話,終于使陸家羲“浮出水面”。陸家羲便成了這次研討會的特邀代表。會間,門德爾松和班迪會見了陸家羲并表示,他們將向加拿大全國科學基金會建議,以著名學者的禮遇邀請陸家羲在1984年赴加拿大講學。但陸家羲婉言謝絕了這一盛情的邀請,他說:“我國組合學還不發達,我愿意留在祖國,繼續為組合學研究做些有益的工作。”不久,國內許多高等院校也都邀請他到校任教。
1983年10月,陸家羲作為惟一被特邀的中學教師參加了在武漢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數學會年會。大會充分肯定了他的成就,表彰了他勇攀科學高峰的奮斗精神。陸家羲心情異常激動地在會上報告了自己的工作,并告訴大家對“斯坦納系列”其中六個例外值已找到解決途徑,正在抓緊時間整理。
陸家羲終于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同,他成功了!可是,就在他“科學的春天”即將到來之際,他卻倒下了。武漢會議后,為了不耽誤給學生上課,他匆匆忙忙地返回了家中。晚飯后,他和家人聊了一陣便說:“太累了,太累了,明天再講,早些休息吧。”說完,便栽倒在床上睡著了。妻子說:“多年來,他頭一次睡得這么早。”可是沒想到,他卻永遠地睡著了。積久的疲勞和長期潛伏的疾病,已遠遠超出他生理能夠承受的極限。當晚凌晨1時許,他心臟病突發,猝然與世長辭,臨終前未留下一句遺言,年僅48歲。
陸家羲雖然走了,但祖國和人民并沒有忘記他。1989年3月,陸家羲的妻子張淑琴代表他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頒獎大會”,接受了我國自然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