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車是國內很多消費者都很喜歡的豪華品牌,甚至論品牌地位比同為豪華品牌的寶馬和奧迪還要高尚一些。但是最近幾個月奔馳旗下的絕大部分車型都有了極其明顯的降價,最大幅度甚至超過了50%,也就是打了5折。一方面可以看出這些車型的溢價有多么嚴重,另外一方面奔馳也進入了降價求生存的階段。那么奔馳的降價幅度有多么夸張呢?

首先奔馳的性能車也就是AMG也有一部分降價幅度,但都不大,基本上都在85折左右。比如像奔馳的GLS AMG降價幅度為3萬,這對于一輛200多萬的車型來說,降與不降也沒有什么區別,只不過是這些客戶的一頓飯而已。而像普通版本的GLS降價幅度就比較大了,達到了21萬,約合8折。

其次就是奔馳的部分插電式混動車型降價幅度也在8折左右,可能很多人都告訴過你奔馳以及寶馬奧迪的插電混動以及純電車型是不值得購買的,這從他們的降價幅度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說完了8折左右的奔馳,我們來看看7折左右的奔馳包括GLC、CLA以及中大型車CLS,還有C級的PHEV。當然還有接近6折的車型,比如GLA、C級、A級還有GLB。降價幅度最狠的是奔馳的純電動車型,EQC和EQS SUV都在6折左右,EQA、EQB和EQS都達到了5折左右,尤其是EQS降價幅度居然達到了66.9萬,能買8輛秦Plus DMi或者兩輛高配的極客001,這恐怕是中國市場有史以來降價最狠的車型之一吧。
那么為什么奔馳車的降價幅度如此之大呢?首先就是國內目前在售的熱門奔馳車當中,比如奔馳C級和GLC等面臨國產車的威脅,比如花同樣的錢可以買到奔馳C級,也可以買到國產的新能源中大型轎車。無論怎么對比,奔馳除了這個大大的三叉星標志都沒有多少實際的優勢,選擇降價保持銷量合情合理。

第2個原因在于奔馳的新能源車型表現不好,奔馳的PHEV車型和國內的PHEV車型雖然都叫插電式混動車型,但技術層次遠遠無法相提并論。再加上這些車型的更新速度過慢,更像是上個時代的產物,賣不動降價也是正常的。

第3個原因在于奔馳的純電車沒有任何購買的必要,雖然大家有時候在道路上會見到一些奔馳的純電車型,但只有內部的人士才知道這些車型是怎么來的,大多數都不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甚至很多車型都不統計銷量。而奔馳在制造純電車的時候多少有一些抗拒,燃油版本的S級可以定出100萬的價格,但是純電版本的EQS可完全沒有同類型的國產車那么出色,因此這恐怕也是奔馳在電動車上躊躇不前的核心原因。

最好笑的是,如此大的優惠,奔馳純電車依舊賣不動,哪怕是沖著三叉星也賣不動。很多人總說歐美已經放棄了純電車,倒打一耙認為中國發展純電車是完全錯誤的,其實歐美也分歐洲和美國,美國人家就有發展非常好的特斯拉,怎么各位都把特斯拉給忘了,該不會開源開的特斯拉是世界品牌了吧,歐洲發展不起來純電車是因為歐洲自己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