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截至收盤,滬指跌0.55%,深證成指漲0.31%,創業板指漲0.83%,兩市成交額為7000余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有所萎縮。板塊方面新能源題材漲幅領先,覆銅板、鋰電電解液、動力電池、鋰電負極板塊漲幅居前。

數據來源:Wind,2024.6.17,過往數據不預示未來
在我看來,本次新能源題材上漲或與上周頻繁爆出的新能源行業相關利好消息不無關系。
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上升
上周五,中汽協發布數據,2024年5月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分別為94.0萬輛和95.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31.9%和33.3%;今年首五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分別為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30.7%和32.5%。
新能源車滲透率逐年提升,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31.6%,較2022年提高5.9%;2024年1-5月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33.9%;5月新能源車滲透率進一步達到39.5%。
但要注意的是,上周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擬從7月4日起對抽樣的三大新能源汽車廠商,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反補貼稅;對參與調查但未被抽樣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補貼稅。中泰證券認為,本次關稅征收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海外工廠生產、PHEV汽車和燃油車全部均未包含在內,對當地建廠的主機廠來說,競爭優勢則在擴大。
虛擬電廠概念走紅
6月13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深圳市支持虛擬電廠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勵虛擬電廠關鍵設備規模化量產。鼓勵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開放車端V2G功能。
虛擬電廠是將分布式能源、可控負荷、儲能裝置等聚合成一個可以參與電網需求響應等一系列業務的虛擬集中式電廠。在此之前,國家能源局也在《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提到探索推廣虛擬電廠、新能源可靠替代等新技術。
東莞證券認為,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等特點,對電網安全性和穩定性帶來挑戰。虛擬電廠具備規模化調節能力,可應對短時電力供需緊張和新能源消納困難問題,通過虛擬電廠“削峰填谷”較傳統火電具備明顯經濟性。
隨著新能源整車的滲透率不斷提高,疊加近期針對新能源行業的相關基建,如虛擬電廠、特高壓等投資也在逐步擴大,代表著新能源行業的市場機制正不斷完善,新能源產業持續在出口貿易與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