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新政出臺滿月。繼5月17日多部門打出政策“組合拳”,明確取消全國層面房貸利率下限、下調首付款比例和公積金貸款利率后,各地紛紛出臺“地方版”細則,如今樓市反應如何?
記者近日在上海、廣東、浙江、四川等地調查發現,伴隨新政逐步落地,一、二線熱點城市成交日趨活躍、市場反應積極;從總體看,政策效應釋放還需要一定時間,目前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過程中。
上海近日開盤多個項目,記者了解到,認購率、客戶到訪量等領先指標上漲,住房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位于上海市寶山區的樓盤中環置地中心·潤府,第一天開啟認購就有超過130組購房者提交申購材料。截至認購結束,該項目的認購組數超過430組,認購率超過150%。
浦東新區張江金茂府項目的銷售負責人說:“最近有不少因為優化了限購政策而來看房的客戶,這說明新政對于釋放購房需求有一定作用。”
進入6月,廣州樓市復蘇明顯。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廣州一手住宅成交量為6.1萬平方米,日均約2萬平方米,比2023年端午期間的日均成交量增長6%。
保利發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五周,保利發展旗下廣州市樓盤的來訪、成交量持續上漲。近一周到訪超7000組,環比提升38%,成交近500組,環比提升71%。
記者近日來到位于成都東三環青龍湖畔的新希望·長粼府項目,銷售員告訴記者,新政后該項目的周來訪量達300人次,較新政前來訪量上漲50%,成交量翻番。“5月31日成都下調利率及首付比例,此前有兩位因首付資金不足遲遲未下定的年輕客戶,當天就下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