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19日消息(記者焦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經濟之聲專題報道《“618”消費觀察》本期推出:既“卷價格”又“卷服務”,電商大促如何“卷”得可持續?
隨著電商行業發展進入紅海期,搶奪、吸引和服務好消費者成為平臺之間的共識。觀察這幾年像“618”這樣的大促活動,可以很明顯發現各個平臺都在主打“低價”。
在平臺補貼投入方面,淘天工作人員里皮介紹:“今年‘618’大促,我們在‘滿300減50’以及官方立減15%的基礎之上,在消費者這一端投入了150億的紅包。另外,今年也是淘寶與天貓第一次打通滿減活動,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可以合并下單一起參與滿減。”
快手電商大促及活動運營負責人譚帥說:“我們推出了10億元的紅包補貼,跨店‘每滿300減60’、9.9元搶大牌尖貨、搜商品得大額消費券等多種活動優惠玩法。”
京東、拼多多、抖音電商等也都推出滿減紅包、官方大額補貼、限時秒殺等促銷玩法,在無理由退貨、平臺價保等服務政策上也更加完善。北京消費者楊先生說:“最近我買了一臺游戲本,數碼產品的價格總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下降,我之所以購買是因為我確定在當前的優惠活動期內它是一個好的價格,是一個好的產品。”
消費者在網購時,物流配送服務也是影響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年“618”是多個平臺取消預售后的第一個大促。更多的現貨直接開賣,在銷售高峰期對快遞物流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記者了解到,不少快遞公司正在通過AI大模型等技術,實時監測全鏈路,根據包裹流速提前預警判斷。菜鳥速遞副總經理錢衛說:“通過大模型我們數字化預測快遞件量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這次大促,我們還增開直發線路減少流轉的節點,節約了分撥操作成本,也加速了包裹流轉。整個大促的服務指標基本上是跟日常是保持一致的。”
在今年的“618”大促,即時零售也加速擴圍。蘇寧易購即時零售相關負責人劉靜介紹,蘇寧易購日前聯合美團閃購推出“空調2小時即送即裝”服務,由于在高溫天氣下滿足了居民空調快速送裝的需求,上線后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空調外賣’在上線的各大城市受到了消費者關注。基于空調即送即裝業務的良好市場反饋,為充分發揮線下網絡優勢,‘2小時即送即裝’服務在36個核心城市將由空調拓展至冰箱、洗衣機、彩電等消費者常用的大家電品類。”劉靜表示。
可以說,大促期間各平臺在價格和服務上面“卷”得更加激烈。取消預售、現貨開賣、官方補貼、無理由退貨、僅退款等,對消費者來說都是利好。而從商家的角度來看,大促期間是否能真的實現薄利多銷?流量能不能換來成交?今年第一次參加大促活動的某露營裝備品牌旗艦店負責人賀意平告訴記者,他們在今年的“618”期間,部分產品的銷售遠超預期。
賀意平說:“今年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天貓‘618’,開售3天成交總額突破百萬,賣得最爆的單品自動款帳篷3天成交額達到16萬。為了確保工廠產能跟上市場需求,已經在原計劃基礎上增加80%的追加訂單。”
平臺方面發布的數據也顯示,眾多品牌商家在大促期間的銷量有明顯增長。不過,也有觀點指出,在平臺的低價競爭策略中,部分商家特別是中小商家需要在產品價格上做出更多讓步,大促期間爆發式增長的流量雖然能換來店鋪成交額的增長,但是因為退貨和運營成本等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賠本賺吆喝”的現象。
對此,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商首席專家李鳴濤表示:“確實絕大多數的商家,包括平臺在大促期間都會拿出真金白銀去補貼消費者。在這個基礎上,商家的利潤如何去保證?如果說全都是低價產品,商家也會沒有資金去投入研發新產品來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我覺得從目前的這種競爭策略上,商家對不同類別的產品在消費者端一定要區分價值定位,有的產品就是為了用低價拉用戶,有的是要通過導入一些新的產品保證利潤。”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8280億元,增長11.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7%。像“618”這樣的電商購物節,不僅促進了平臺生意的增長,在拉動消費增長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表示,要真正做到平臺、消費者和商家的共贏,才能讓電商大促“卷”得可持續。
“對于商家而言,如果長期為了迎合購物節促銷‘賠本賺吆喝’,這肯定是不可持續的,要通過一些體驗型的增值服務延展價值鏈,拓寬利潤空間。從平臺而言,平臺是最有能力通過數字化技術的賦能,在生產端、供應鏈物流端、營銷端等幫助商家進一步降本增效,這可能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陳端說。
李鳴濤認為,電商大促能否走得更長遠,關鍵是能否持續給消費者帶來價值體驗。他建議參與大促的商家,要在產品設計和服務能力上多下功夫。
“電商產業包括這些大促活動,要想實現更好的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要持續帶給消費者新的價值增值。除了價格優惠之外,是否能夠更好滿足消費分層的需求。從商家角度上看,畢竟整個大促期間消費流量還是非常集中的,利用好消費流量,對于銷量的提升、品牌價值的提升都會有很好的支撐作用。”李鳴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