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長達一年的低價戰后,各大電商平臺持續開“卷”,這屆618,平臺不約而同地強調用戶體驗和消費場景。
618前夕,京東、天貓先后取消了預售,簡化購買規則,直接開賣現貨;超級頭部主播不再是大促的唯一看點,品牌店播的聲量逐漸增強,中腰部主播的直播間遍地開花;AI開始強勢融入電商場景,智能客服貫穿消費全鏈路,京東采銷直播間出動了近百位總裁AI數字人。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需求不斷走向個性化、細分化、場景化,挖掘新產品、嘗試新品牌成為主流消費群體的必選項。
近期,時代財經發起《618消費者購物行為與品牌偏好》調研,此次調研共收集了超1000份,受訪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6-45歲,超6成消費者來自北上廣深、省會或新一線城市。
從調查結果來看,很多消費者的購物需求還是會在一年中的核心大促期間集中釋放,但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平臺購物趨勢下,京東在品牌豐富度和上新速度上均領先于其他平臺,能滿足消費者對多品類、多品牌的需求。
追求高品質生活,日用品、食品生鮮擠進前五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1-4月全國網上零售額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1.5%,消費持續升溫也在本次618得到全面體現。
起初,618大促主要是滿足消費者集中購買高客單價、大件3C數碼產品的需求。近幾年,消費者的購物偏好發生了轉變,他們逐漸習慣在大促囤積日用產品、零食生鮮、酒水飲料等品類,更關注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
以京東超市為例,其開門紅前4個小時,飲料、粽子、學生奶粉、大米、瓜類、漱口水等商品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100%,參與百億補貼的多個品牌日用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
本次調研結果顯示,今年618期間,消費者購買商品排名前列的品類分別是日用品(45%)、食品生鮮(45%)、數碼產品(44%)、個護產品(33%)、酒水飲料(32%)、家電產品(28%)。

今年618受訪者購買品類分布 制圖:時代財經
在挑選上述熱門購買品類商品過程中,除了產品的性價比,消費者還看重選擇的多樣性、品牌的豐富度,超5成消費者關注3C數碼產品的品牌豐富度,其次是日用品、個護、家電、飲料酒水。

受訪者對不同品類產品豐富度的關注度 制圖:時代財經
618預算方面,近八成消費者有明確預算計劃。根據調查結果,排名第一的是花費2000元以下,占比28%,花費金額超過5000元,占比25%,還有超兩成消費者對購物預算沒有具體的規劃,但是有價格吸引力的產品會促進他們下單加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