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車市有哪些特點?難,是最能概括的一個字。價格戰愈演愈烈,車企卷產品,卷營銷,卷價格。在這樣的背景下,“裸泳者”出現疲態掉隊的跡象,而實力派卻呈現出逆勢上揚的姿態。比如實力派東風日產,今年1-5月累計批售量28萬輛,同比增長3.8%。由此,東風日產也成為今年市場上唯一實現同比正增長的主流合資車企。
而在2024年6月16日,東風日產迎來又一個重大時刻:隨著探陸兩驅6座新級別車型的矚目登場,東風日產1600萬整車產銷宣告正式達成。至此,東風日產成為了“最快達成1600萬產銷規模的日系合資品牌”、“唯一達成1600萬整車銷量的日系合資車企”。顯而易見,如今的東風日產依然是中國汽車市場中一個強力的合資車企。
21年砥礪,走出東風日產速度
2023年,第一臺日產SUNNY的下線拉開了東風日產發展的序幕,如今東風日產發展已經歷21年,在這期間取得諸多成就。2008年,東風日產僅用5年就達成100萬輛產銷規模,創造行業最快達成速度。2018年,東風日產成立15年之際,累計千萬輛達成。如今,登上累計銷量1600萬輛的更高山峰,則再一次印證了“東風日產速度”的所向披靡。
21年間,東風日產不斷刷新合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速度紀錄,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壯大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回顧東風日產21年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1600萬輛整車下線實則來之不易。
特別是近年來,面對全球經濟下行、供應鏈波動等沖擊,東風日產仍然能夠行穩致遠,高質量達成1600萬銷量成績,充分展現出企業的戰略韌性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市場上的日系合資車企中,只有東風日產達到1600萬整車銷量的量級,更顯難能可貴。
1600萬輛的背后,是1600萬份信任,是東風日產堅持“用戶至上”的初心,更是中國消費者對“人·車·生活”理念長久的深度認可。21年中,東風日產經歷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爆發階段,也經歷了疫情、價格戰等艱難階段,但無論如何,東風日產依舊保持高速發展,不斷彰顯領先合資車企的地位。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東風日產已成為東風公司和東風有限極具魅力的事業單元之一,累計產值超過2萬億元,累計納稅超2400億元。并且,東風日產也成為日產全球增長潛力巨大、經營能力突出的企業之一。
1600萬用戶體量,東風日產的底氣所在
東風日產取得含金量極高的成績的背后,不僅僅是東風日產對市場精準把握,打造出多個爆款車型的成功,更體現東風日產在多個維度具備的領先實力,其中既包括領先的制造能力,也包含其強大的全價值鏈體系力。
以最快速度達成1600萬輛銷量之后,在產業全價值鏈體系的夯實方面,東風日產也已經打下堅實的基礎。產能方面,東風日產扎根廣州,協同襄陽、鄭州等,多地布局。在供應鏈體系上,東風日產也一直在構建超百萬級別的柔性化供應鏈體系,使整個供應鏈體系穩定、靈活,且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再比如研發方面,東風日產如今的技術中心,已是日產全球四大研發中心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乘用車研發中心之一。目前,它已經完成超50款全新車型的開發,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00億元。另外。憑借著旗下擁有22年行業積淀的軟件研發團隊——聯友科技,東風日產成為行業內少數具備軟件自研能力的企業,由此構建出了行業先進的軟件生態布局。
強大技術為東風日產的自我變革提供了充足的動力,而多品牌協同運營則是在全新市場形勢下對于體系的重新打造。目前,東風日產已經形成三品牌協同矩陣,即日產-啟辰-英菲尼迪聯合運營。在燃油、純電、油電、插混、氫能源多種動力方案上,形成萬花筒一般的產品組合。
可以說,不斷強化的體系實力,讓東風日產的“護城河”正變得日益寬闊。與此同時,無論行業和市場如何變化,“技術日產”始終將核心技術牢牢把握手中,提前布局帶來的深厚積淀,讓東風日產始終快速響應,成為國內新能源轉型最徹底、自主研發能力最強、增長潛力最大的合資車企。
瞄準GLOCAL新模式,東風日產打開新格局
不知不覺,東風日產已經成立21周年。
經過在技術領域21年的發展與變遷,如今東風日產不僅證明了它對新能源轉型的決心,也證明合資體系依舊能打。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東風日產將以日產制造品質和全球經驗為根基,融合中國本土新能源技術優勢,為用戶帶來“GLOCAL新模式”,構筑市場結構變革下的優勢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