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北汽極狐品牌之夜在北京正式開啟,活動中,北京北汽男籃在主場迎戰廣東華南虎,上演了一場“巔峰對決”。與此同時,極狐汽車也攜多款實力車型亮相賽場,并以趣味多多的活動與球迷、車友展開互動,再一次讓極狐汽車被聚焦在了鎂光燈之下。
坦白來講,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極狐汽車承受了不小的市場壓力,一方面是來自銷量的壓力,另一方面是來營銷輿論的壓力,這也讓極狐汽車在終端的市場表現上處在了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之下。
的確,單從產品層面來看,過去的極狐汽車確實是走過了一些“彎路”,在很多人眼里,極狐過去推出了不少車,在智能化、電動化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在面向消費者的時候總覺得是“后勁不足”,自己覺著不錯,卻得不到共鳴。
當然,極狐的難也并非其一家之難,而是國有汽車企業轉型所遇到的共同問題,于它們而言,搞新能源、新汽車本身就意味著它要比“后進入者”,特別是別的行業的“闖入者”難得多、復雜得多。
在《寰球汽車》看來,新汽車時代也發展一段時間了,這其中外界在審視國有傳統車企做新汽車時候,都會被橫挑鼻子豎挑眼,拿著放大鏡看,而他們所看的,也正是“新”。這其中不僅包括了產品、技術、體驗的“新”,還包括了營銷的“新”,總而言之,區別于傳統汽車,新汽車一定要有一個“新”面貌。
來到營銷層面,近年來,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代表年輕人的Z世代逐漸成為了汽車市場的主力軍,在他們眼中,汽車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代步工具,更是一個傳情達意的移動空間。多元化的汽車市場也衍生出了多元化的購車趨勢,如何讓產品切切實實地走到消費者的生活中去?這是各大車企都在深思的問題。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曾表示,新汽車這幾年發展很快,尤其是一些新勢力車企以全新的產品、概念和技術,一下子俘獲了不少消費者。這樣的現象在過去的傳統車企并不多見。但是這兩年我們也發現,相對于之前新勢力車企給大家帶來的興奮,我們更多注意到他們在規模化銷量上,無一例外地碰到了問題。原因當然很多,有產品問題、技術問題、管理問題……但缺乏營銷模式創新一定是個不可忽視的重大問題。盡管有的新勢力車企也在努力嘗試營銷模式創新,但實際上他們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路徑上,就如好的新酒裝在了一個舊的瓶子里,賣不好也在情理之中了。
而極狐汽車應該并且亟需要做的,也正是去貼合消費者的需要,更是讓消費者主動、深刻地參與到了這樣的變化之中。
所以,在極狐的跨界名單中,我們能夠看到在綠蔭場下找到激情四射、從不放棄的熱血球隊,也看到了崔健這樣飽含滄桑卻初心不改的“搖滾老炮”,還看到了充滿活力,充滿夢想的籃球。在一定程度上來看,從個性化的運動到個性化的演唱會,這些元素的融入,似乎讓極狐汽車有了一個更加具象的品牌形象。
活動中,極狐考拉“籃球夢想版”也正式首發亮相,以藍紅雙拼的顏色讓不少消費者為之駐足,一面是“溫暖守護”,一面是“運動激情”,二者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同時也賦予了“考拉”更多精神內涵。
人們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車市魚龍混雜的時代,很多產品和品牌甚至都未曾到達巷子口。過去我們總講客戶需求,如果沒有共建、共創、共享,這樣的需求其實是膚淺的,不解渴的。改變這樣的傳統,需要新的品牌形象、新的產品思路以及新的營銷方法。在當下汽車時代,市場正在形成一個新的共識:成功的營銷從來不是為了“討好”誰,而是為了“找到”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