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以來谷歌一直是國內企業出海較大的服務平臺之一,從谷歌客戶每一年的變化中,可以窺見國內企業出海的最新趨勢。
6月20日,谷歌舉辦了一年一度的GoogleMarketingLive大會,聯合凱度公布了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大眾熟知的字節跳動、SHEIN、小米、華為、聯想等大廠都位列其中,游戲領域也有不少企業上榜,包括騰訊、網易、米哈游、點點互動、三七互娛等。
根據谷歌的報告,即使面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挑戰,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的品牌力仍然實現了17%的增長,是歷年平均增速的兩倍多。品牌力占比最大的品類仍然是消費電子(25%),但智能設備行業的品牌力增長最顯著,達到61%。
在采訪時,第一財經問及出海方面谷歌觀測到哪些行業增長較快,谷歌中國大客戶部銷售副總裁鄧輝表示,傳統的零售以及國內強勢的游戲出海都有較大的增長。除此之外,更多的一些賽道,如金融業務在東南亞做得不錯,各種利好的政策讓旅游市場在今年恢復不錯,包括入境游、出境游在各個地區都有增長的機會。
除此之外,谷歌大中華區營銷洞察與解決方案副總裁張珺發現,兩個較小眾的行業出海的勢頭也較為突出。“一個是短劇,雖然不算是首年出海,但是過去一年我們感覺短劇的勢頭還是在加大。第二個是與AI相關的生產效率工具,在應用出海里,感覺AI的浪潮是卷得比較快的。”
張珺表示,團隊在內部做了一個研究,發現在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上,和AI相關的工具和應用已經達到2萬多個,中國開發者參與其中的也非常多。
在今年最熱的AI大模型方面,谷歌在會上表示,已經開始將其能力應用于出海和營銷中,包括進行數據分析和運營,以及進行投放渠道分析。在生成式AI的落地上,谷歌觀察到零售和游戲兩個行業會走得更靠前。鄧輝解釋道,AI可以賦能廣告素材,而零售和游戲的品類對于素材的要求都會更靈活,“因為要不斷上市新產品和新游戲,可能他們在這塊的變化會多一點,對AI的使用也會更多一點。”
目前企業在落地生成式AI方面正面臨一些挑戰。谷歌發現,63%的企業會遇到不成熟的數據基建問題,57%的企業缺乏組織內領導層的支持,企業里做決策的人有多少的資金力度和決心要做這件事情很重要。還有45%企業面臨沒有被充分驗證的ROI(投資回報率)的問題。“大家做企業最后還是要算賬,ROI其實有很多不確定性。”鄧輝說。
“我們其實和很多客戶也在交流,他們其實同意這個方向,但他們都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比如怎么樣用我的數據去訓練AI。”鄧輝舉例表示,當翻譯需求落地在電商或者游戲場景的時候,往往企業需要用自己的數據去訓練它,使得AI模型變得更好,在這些場景里往往是需要做特定的開發,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邁過這一步。
鄧輝認為,企業在落地應用層面怎么與自家的場景和行業結合,這中間需要很多的技術和人才,甚至第三方公司的合作。在他觀察看來,企業們對AI的到來是既欣喜又擔憂,欣喜的是可以讓AI給業務帶來突破,擔憂的則是,這個入局有成本,不管是基礎建設數據的成本還是人才的成本,這些都是瓶頸。
“不少公司其實都看到了(生成式AI)這個機遇,但是真正有突破或者爆發,可能還需要稍微留點時間,讓企業能夠真的去和自己的業務相結合。”鄧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