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福報”的風,終究是吹到了汽車圈。
近日,寧德時代被曝內部開啟“大動員模式”,職級7以上的員工自6月12日起實行“896”工作制,早上8點打卡上班,晚上9點打卡下班,一周工作6天。
這意味著員工每周需要至少工作66小時,相比法律規定的40小時工作日增加了50%有余,也一舉超越了此前阿里巴巴帶火的“996”工作制。

盡管寧德時代官方已針對此事進行辟謠,但不少憤怒的員工卻緊接著對這段辟謠進行“反辟謠”,堅稱確有此事。
壹姐經過調查發現,事實上“896”在汽車行業內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不少車企員工的真實處境甚至比這還要極端,月休少于兩天、每天上班10小時以上的“純牛馬”并不罕見。
價格越低,員工越難
車企在價格戰上殺紅了眼,但持續虧損卻是不可承受的,即使注定虧損,也要盡量控制成本,人力成本首當其沖。降薪、裁員是主要手段,但做完這些也總要有人干活。于是,一人當兩人用,兩人當五人用的手段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中,尤其以攜帶互聯網基因的造車新勢力和目前業務紅火的企業加班情況最甚。有目前“已跑路”的理想員工透露,自己所在部門曾連軸轉20多天不能調休,晚上8點屬于早下班,9點、10點才是正常時間。
一個月前,理想汽車宣布大裁員,比例近18%。而這顯然也進一步增加了剩余員工的工作壓力。在問及目前加班狀況時,有人向壹姐透露“裁員前都是995,現在……”也有人表示自己不加班,但已被裁。
除了造車新勢力之外,風頭正勁的比亞迪近兩年也變得越來越不“佛系”,得益于迅速的規模擴張,如今其offer已經被畢業生放在與華為、騰訊等互聯網大廠一起比較的高度,這待遇在車企中尚屬“獨一份”。

待遇向互聯網大廠看齊,工時自然也要看齊。不少比亞迪技術研究院與項目管理崗位的員工透露,周一至周五期間下班時間常在晚8-10點,且屬于義務加班,但周末加班可以申請加班補助。
此前,壹姐在參觀比亞迪深圳總部園區時曾觀察到,晚7點后,約有1/3的員工在晚餐后返回工區辦公,其中以年輕人居多。由于比亞迪員工眾多,部門繁雜,因此加班情況并不具有普適性(理想也非全員加班),老員工五點半、六點下班的情況不在少數。
不過,由于比亞迪在工資中績效占比較高,且考核嚴格,因此“躺平”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此外,在飯補、房補這些員工福利層面,比亞迪也在盡力節省開支,不少員工反映今年開始這類補貼在漸漸退坡甚至取消,員工幸福度也因此降低。

總體而言,汽車行業內加班現象越來越嚴重已成定局,但多數企業聰明地選擇不放在臺面上,而是下放到具體部門操作。因此也就沒有出現寧德時代這樣被鬧上熱搜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熱搜與辟謠之后,寧德時代內部大概率已對全體員工實行“禁言”警告,當壹姐對網絡上爆料難以忍受“896”工作制的寧德時代員工進行采訪求證時,得到的多是“不敢說”這樣的回答,其中含義耐人尋味。
越是龍頭,越要卷?
有趣的是,相比這些已經在行業里穩坐龍頭位置的企業,其余不少銷量狀況并不十分理想的企業反而更加人性化。例如同樣身為新勢力且招聘了大量網絡工程師的小鵬汽車,就被許多人贊為“清流”,稱其早9晚6準時下班,極少加班。
越有錢就越“摳”,成為了此次事件中令網友們更加不滿的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寧德時代2023年凈利潤達到了441億,同比大漲42%,在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中獨占36.8%的市場份額。比亞迪則以33%的市占率統治新能源市場(根據2023上險量數據),理想在新勢力車企中雖然一度受到問界挑戰,但卻是首個實現扭虧為盈的新品牌,且利潤可觀。
然而,在跑步比賽中,第一位的選手前方既無目標,也無法窺探到后來者的情況,反而只能使出更“透支”的力氣奔跑。對寧德時代來說,海外電池業務隨著歐美電動車疲軟而不得不放緩,即使在國內,純電動車銷量也被增程式等產品擠占,比亞迪、上汽、長城……價格戰下,越來越多的車企直言“不想為寧德時代打工”,開始自研電池甚至成為供應商,近在眼前的威脅已經不容忽視。
今年第一季度,寧德時代歸母凈利潤達105.1億元,盡管仍取得了7%同比正增長,但相比之下增長速率已大幅降低。

進入2024年以來,寧德時代自身也在積極謀求著更多領域的轉型,從“全面toC”到儲能業務,再到曾毓群對此前不看好的固態電池“松口”,股價已多年橫盤的寧德時代確實已經到了應該著急的時候。
同理,對于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來說,如今形勢盡管仍然一片大好,但面對越來越難和平收場的價格戰,比亞迪也必須保證作為發起人的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成為笑到最后的那個。
面對一款比一款更低的價格,外界只需一句“比亞迪控制成本一流”便可概括,但最終代價則又一次間接落到了員工頭上,把工服一脫,則又化身為普通消費者。

因此,不可否認的是,“卷”為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造就了龍頭企業們的輝煌,先苦后甜的發展思路幾乎是每個成功企業的必經之路。但對于普通的個體而言,歸根結底,我們從買車到點外賣時省下的大錢小錢,最終或許都會以“義務加班”的形式還回來。此時再看重慶論壇上曾慶洪們反對價格戰的發言,或許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