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紅旗汽車有個品牌slogan:讓理想飛揚。
但是這口號喊了并不多久,就沒有喊了。
一來,容易產生幫競爭對手宣傳的誤會;二來,假大空式的宣傳口號,隨著掌舵者個人職位的變動,自然容易改弦易張。三來,情懷的售賣,只能解一時之渴。
從中國兵裝下屬的長安集團升任一汽集團董事長,徐肩負著復興紅旗品牌的重任。
臺面上的六年時間,不長,也可謂不短。
不過可惜的是,車到站人到點,終究沒有更多的可能,讓徐成為紅旗中興的見證者。
雖然紅旗這幾年的銷量成績也有目共睹:去年突破歷史上最高的37萬臺,同比連續6年正增長。
之所以遣詞造句要用到“雖然但是”,原因在于,扒開這37萬臺的構成來源一看,含金量不太夠。
銷量挑大梁的兩款中型車,分別是指導價16-23萬元的轎車車型H5和指導價18-25萬元的SUV車型 HS5。對于去年市場表現,官方的總結用詞是“雙雙突破10萬臺,同比增長40%”。當然,官方沒說的是,上市5年之久尚未實現換代的HS5年度同比減少近4萬臺。
主力車型布局在這樣的價格區間,可以理解為,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特殊存在的紅旗,一樣遵循傳統豪華車企的市場打法:靠打工人遙不可及的國字系立品牌身價,讓中低端走量車型負責賺錢養家。
至于,考慮較為羸弱的品牌號召力和產品競爭力,似于德系三大豪強旗下走量車型“34C”的定位但紅旗的價格區間比前者低一些的現狀,也不算寒磣。
異軍突起的是在B端網約車發力的E-QM5。量大管飽,相比于前年的3萬臺,去年為紅旗多貢獻了近5萬臺銷量。以至于歸于同一類目的E-HS9,成為年度銷量數字85000的那個零頭。
廣汽埃安“珠玉在前”,誰都知道賣給B端見效快;誰也都知道,B端的想象力有限,天花板實在不高。而且“出租車”的名號,對品牌形象有很大的殺傷。
而前臉高度致敬勞斯萊斯、最能代表紅旗階段性復興成果的扛鼎之作H9,去年月均銷量在1000臺左右徘徊。
不難發現,目前面向普通消費市場的11款車型,涵蓋新能源、燃油動力兩大形式,有6款月均銷量不到1000臺;“多生兒子好打架”的市場策略,在汽車行業,在不同的時候已經被奇瑞、蔚來等車企證偽過。
不過話說回來,不能苛責紅旗,既要又要還要的理想生活,大多數情況下只存在于電視劇里。
所以,要對紅旗保持期待,就如紅旗自己期待已久的EH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