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廣汽董事長曾慶洪有關痛批行業內卷并呼吁車企停止內卷。曾慶洪對汽車行業內卷形勢的猛烈炮轟,讓廣汽迅速置身于風口浪尖之上,曾慶洪成為近期車壇熱點人物。

重新理解曾慶洪的憤怒和市場的卷
曾慶洪為什么這么憤怒,他在論壇上提到:企業目的是盈利,是為社會作貢獻,交稅、解決就業問題。企業要有大局觀和格局觀,要站在國家大局,要有長期主義和長期長遠發展的思考。
許多網友要笑了,打不贏就去搬家長,或者國企領導又在講空話。這并不是套話,是當下國家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時,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寄予的希望。
卷是一種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也有企業倡導要擁抱、參與這種卷,擁抱這種競爭,在競爭中出海。是的,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樸素道理。
不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從來都不是在自由的市場經濟中發展起來的。而是國家花費數千億資金,和包括免購置稅、優先上牌資格、免限行資格等在內多項政策重點傾斜去扶持起來的行業。
曾慶洪的擔憂來自廣汽業績的劇烈滑坡
6月11日,乘聯會發布5月汽車銷量數據。傳統燃油車當月零售91萬輛,同比下降23%;而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0.4萬輛,同比增長38.5%,兩個市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東風集團和長城汽車,目前依舊以燃油車為銷售主力車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均低于30%。
廣汽集團5月銷量為15.6萬輛,同比下降25.33%;今年前五個月累計銷量為70萬輛,同比下降24.51%。其中,廣汽本田、廣汽豐田銷量均出現兩位數下降,降幅分別達到24.3%和27.26%。

新能源品牌也出現滑坡。埃安成為5月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上唯一同比下跌的車企,幅度達17.5%。如果說廣汽是因為“船大難掉頭”也是說不過去,在新能源轉型方面,廣汽起步是幾家國央企當中比較早的。
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廣汽在內卷中將會活得極其艱難。
行業滲透率及行業競爭力看,具備油電同權條件
所謂油電同權,是指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在政策層面可以享受同樣的優惠,或承受同樣的限制,無論是購置稅,還是限行政策,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同權”。涉及到要取消目前新能源車享受的減免購置稅、直接申領上牌指標、不限行,以及減免養路費、燃油稅等優惠政策;或者給燃油車同樣的待遇。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提到過,2024年5月,新能源汽車國內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47%,較去年同期33%的滲透率提升14個百分點。建議油電同權,使行業環境逐步回歸合理競爭的公平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