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晚,“上海發布”官方公布了《上海市市管干部任職前公示》,其中現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的王曉秋以及現任上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的賈健旭二人均出現在了公示名單上,二者均擬任市管企業正職。
這意味著此前有媒體爆料的上汽集團人士大換防已初步獲得官方證實,根據爆料,上汽集團現任董事長陳虹即將正式退休,王曉秋將接任上汽集團董事長一職,而賈健旭則接任王曉秋此前的上汽集團總裁一職。
此外,賈健旭目前擔任的上汽大眾總經理一職,將由現任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徐平接任。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此次上汽集團的人事變動都以一個“穩”字為先,從一把手依次向下遞延的人事任命均與此前外界猜測吻合。然而,這一穩步換防的領導班子,卻要帶領上汽迎來一個無比艱難的挑戰期。
一代汽車人謝幕

從一汽、北汽到東風,如今又輪到了上汽,中國汽車企業中的幾艘“航空母艦”在近兩年集中迎來一把手換防。這些卸任的一把手們年齡相仿,均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騰飛的“最好年代”,也在大環境的成就與個人的努力下完成了極其精彩的職業生涯。
1961年出生的陳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上汽人”,自1984年從同濟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后,這位高學歷的技術型領導便在上汽集團內部就值,從上海汽車拖拉機工業聯營公司轎車項目組聯絡員一路晉升至助理、廠長。在上汽大眾任職期間,他參與了上海桑塔納轎車項目的技術引進和國產化工作,并在其中積累了大量經驗。
2004年,陳虹升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并于三年后升任上汽集團副董事長;2014年正式擔任上汽集團董事長一職。
2020年,本應來到退休年齡的陳虹因優異表現而被董事會一致投票通過續任三年,任期直到2024年6月30日。這也意味著陳虹在上汽集團董事長職位上做滿了整整10年。

而繼任者王曉秋生于1964年,如今也已年滿60歲。作為同樣經驗豐富的“老上汽人”,王曉秋職業生涯中的關鍵錨點發生在2003年,那一年上汽集團正式啟動自主品牌項目,而王曉秋正是首任負責人。
因此,從履歷上來看,王曉秋接任陳虹也是上汽自主品牌的一次機遇,盡管在強大的集團優勢和當初敢為人先的精神下,上汽自主品牌曾在2018年前后經歷過短暫的高光時刻,但在后續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卻未能保持優勢,在當下自主品牌的龍爭虎斗中,上汽集團的表現并未達到預期。
接替王曉秋擔任集團總裁的賈健旭,則從“領導層年輕化”上帶給外界不少期待。出生于1978年的他具備明顯的年齡優勢,曾在上汽集團海外市場的開拓中扮演關鍵角色。從2023年2月開始,賈健旭擔任上汽大眾總經理一職,并憑借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手段成功將大眾ID.系列打造成為市面上為數不多的熱銷合資純電車型。
上汽駛向何方?
在陳虹掌舵的十年時間里,上汽集團經歷了一步一登高,直至巔峰的輝煌時刻,也在車市存量競爭與新能源崛起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甚至可以說,如今的上汽集團,才是真正到了“最緊迫的關頭”。

2023年4月,上汽集團發布“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0萬輛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70%。
然而,盡管榮威在前不久隆重發布了DMH混動系統且產品競爭力可圈可點,但后續產品布局和優勢技術落地速度必須快一點、再快一點,才有希望與比亞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佼佼者分蛋糕,躋身第一梯隊。

讓這層挑戰更上一層樓的是,原本在近幾年專注海外市場,并且成績相當不錯的名爵品牌,成為了近期歐盟對中國新能源車加稅的最大受害者。由于上汽在歐洲市場銷量遙遙領先,且不愿配合提供其電芯等核心技術的詳細信息等因素,上汽集團被歐盟課以重稅,38.1%的加稅幅度為上汽在歐洲等重點市場的開疆拓土平添了重重阻礙。
這兩方面的難題均要留給曾在上汽集團乘用車事業和歐洲市場拓展中有著重要表現的王曉秋和賈健旭來解決。除此之外,他們還需要與外資合作方攜手推動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兩大合資品牌的轉型,任務不可謂不艱巨。
但古語有言:事在人為。如今在市場上的汽車企業,又有幾個沒有面臨著與上汽相似的處境?相比之下,上汽不缺資金、技術、人才,缺的或許只是決心和機遇。期待這個以“穩“開頭的全新領導班子,能夠在接下來給外界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