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九條”新政加持下,上海新房市場成交迎來放量向上。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6月17日~6月23日,上海新房成交1764套,環比增加105.83%。成交金額約144.62億元,環比增長137.61% ,同比漲幅46.08%。
從成交排行來看,閔行區成交542套,排名全市第一。主要因素是天安1號、中鐵建花語前灣、朗拾花語和蘭香湖二號幾個樓盤的集中網簽,成交量占到上海全市3成。其次是嘉定區,成交面積達到4.22萬平方米。
從交易格局來看,高價房回歸到市場合理狀態。
上海商品住宅成交TOP10(6.17~6.23)
圖片來源:上海中原地產
據上海中原地產整理的6月17日~6月23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TOP10榜單中,“10萬+”樓盤數量繼續下降,只有蘭香湖二號入圍,排名第6,成交了34套。榜單中每平方米均價在“6字頭”“7字頭”的中端改善產品的樓盤占到一半的比例,說明市場改善主力聚焦在此價位段。
值得一提的是,該榜單中再度出現3個簽約過百套的樓盤,分別是天安1號、華潤華發時代之城和中環置地中心潤府,新房市場的交易情緒開始熱起來了。
基于高端項目依舊占據交易主力,且成交量釋放明顯,新房成交均價達到69279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1.67%。
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認為,從6月下半月開始,上海新房市場終于迎來像樣的表現,成交量持續上升。近期觸發積分的樓盤數量開始恢復,即便沒有觸發積分的項目,去化壓力也開始減小,政策利好終于體現在新房成交數據上。隨著有效供應增多,后續成交還有繼續向上的動力。
中指研究院上海高級分析師陳炬蘭認為,根據以往經驗,新政出臺后短時間內市場情緒或高漲,最先表現在二手房市場,帶看及簽約量增量明顯。隨著一二手置換鏈條暢通,新房市場隨之回暖,短期內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度將提升。
與此同時,上海新房供應再次迎來“上新”。
6月21日,據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官網披露,上海近期將入市11個新房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9.03萬平方米,共計1680套房源,分布在浦東、閔行、寶山、嘉定、奉賢、松江六個區域,涉及唐瑞名邸、妙悅華庭、潤辰名邸、天匯名庭等項目。此次公示和以往不同,上海并未按照以往注明“第N批次”的公示方式,僅僅公布了新房過會項目。
其中,單價最高的是浦東的唐瑞名邸項目,推出建筑面積115平方米的公寓,共52套房源,備案價為每平方米71600元,入圍比1.8。單價最低的是奉賢區的天匯名庭項目,推出95~143平方米的公寓、疊加房源,共101套房源,備案價每平方米39987元,入圍比1.8。
根據要求,本批房源繼續執行項目認購比高于入圍比的,觸發計分排序規則;所有項目中凡是認購比高于1.3的,繼續實行“5年限售”政策。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上海新盤項目積極入市,將繼續支持合理住房消費需求的釋放。
“滬九條”新政之后,上海樓市熱度顯著提升。以第七批次新房項目為例,已有3個項目觸發積分制,包括新楊思·上園、中海領邸玖序、招商時代潮派,預計這些項目都會獲得較可觀的銷售成績。
中信證券分析師陳聰認為,上海樓市率先企穩,一方面是上海經濟基礎扎實,需求旺盛,包括大量換房暨改善置業的需求,以及大量人戶分離人口在滬置業需求;另一方面是因為上海區域政策力度大,出臺較為果斷。一般來說,二手房市場是新房市場的先行指標,上海二手房市場已經企穩,居民對房價下降的預期已經扭轉,預計未來新房成交價格也將企穩。
“結構性復蘇將沿著先一線,后二線城市的路徑展開,房地產不會成為宏觀經濟的核心風險點。”中信證券研究報告提到,上海樓市企穩證明了具備外來人口吸引力的核心大城市,只要政策持續發力,就有可能扭轉房價持續下降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