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上海車展、2024年的北京車展,人們既感受到了中國汽車崛起的振奮,又不免有些隱隱的擔憂,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加快的產品迭代之下,中國品牌的汽車設計正面臨著“模板化”設計、投入產出效率低的新挑戰,如何破局?
同時,在民族自豪感、產業鏈日益強大的背景下,中國汽車設計到底是跟隨西方百年的發展路徑,還是與東方文化相契合,走出一條自己的光明大道?這也是拋給中國設計師的時代思考。
此外,如何在成本受控之下,不僅讓客戶感受到產品的獨特性、時尚性、精致性,更能夠讓產品的體驗和價值感知獲得消費者的強烈認同?同樣對于中國設計師和設計團隊來說,也需要做出新的抉擇和思維轉變。
越是在這樣的復雜挑戰與變化中,中國汽車設計越需要以多維思考,釋放自己的想象力,走出自己的原創之路。

6月14日,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設計專場上,北汽研究總院副院長、北汽研究總院造型中心主任單偉以《多維思考下的北汽設計》為題,闡述了他對于中國汽車設計未來的思考,以及北汽在這些新思考下的摸索與實踐。
以下為單偉演講實錄: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多維思考下的北汽設計》。
確實在當下的中國設計行業里,有很多新情況需要思考。在現在這樣一個階段,尤其是中國市場新產品爆發的環境里面,我們怎么做汽車設計。

今年的中國汽車藍皮書給的題目是“想象”,可能大家都會有共識,中國人、中國團隊是從來不缺乏想象的。我們在很久以前,就想象過嫦娥奔月。現在中國確實做到了,讓嫦娥(探測器)登月成為了現實。
我們的設計師團隊,在想象力爆發的時代里面,從來不缺乏這種想象。
我今天的內容分三個維度:一是總結當下行業形勢;二是北汽這些年做設計的一些思考總結;三是我們的一些設計實踐。

中國汽車設計的十字路口
今年的北京車展,以及去年的上海車展,都給行業帶來極大的振奮,甚至國外很多大牌企業組團來中國。我們自主品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現象,行業內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一種說法比較激進,認為中國汽車走在了前列,另一種說法也表達了些隱憂。

今年北京車展的主題為新時代、新汽車,確實可以感受中國汽車時代變了,但是對于汽車整體而言,大家都知道,有振奮,也有隱憂。
2022年,中國自主品牌市占率為49%,2023年是56%,2024年4月已經占到63.5%,呈現出非常快速的增長。中國品牌也漸漸受到世界關注,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TOP20汽車品牌中,中國品牌占據8席。
但同時,大家都在講設計的同質化。我們總結了一個新詞,叫“模板化的設計”。

有一次我們內部的評審會上,公司的某位領導提出,你們設計團隊做的車和競爭對手的車擺在一起,總覺得大家都差不多。
為什么?從遠處看輪廓線,都是大溜背、大寬體轎車。消費者會感覺到只是前臉不一樣,即便側面加幾條線,尾燈設計不一樣,但大的比例都是一樣的。而且,我們在同質化技術構架下的創新也受到了一定的約束。
設計團隊怎么破局?
雖然現在每年有很多新車型上市,但由于缺乏足夠的開發時間,設計趨同性強,實際上我們說這些設計是低效率的。做得快還說低效率?因為短時間的開發,雖然可以很快拿出設計方案,但到了市場上可能這個產品因為缺乏深層次的設計導致存在周期很短,缺乏競爭力又不得不快速換代——這就導致了資金投入效率低,同樣的資本盈利能力低,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低效率的設計方式。

另有一些說法,在所謂受商業競爭壓力下,有一些不得己的做法,我們也覺得是不可取的。有人可能會反對,認為商業優先,只要商業成功,其他方面都不是問題。但是誰都知道,站在長遠的角度來講,要走出自己的特點才能長久不衰。
20年前,我們的各種能力是缺失的,模仿是不得已的,但是現在自主品牌或者中國品牌的能力已經崛起,我們不需要這樣做,要在受控制的情況下相信我們的設計團隊。
設計確實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國力強大,產業強大,中國汽車的創新實際上是擁有非常強的支撐的。以前講汽車行業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但是在近些年,為什么這么多初創團隊都可以做出優秀的設計?我們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產業鏈比較強大,只要你有足夠的資本,產業鏈是可以支撐的;二是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大的背景在推動;三是政府積極鼓勵創新。

北汽設計的多維思考
中國每年有約3000萬輛車的市場規模,這個市場規模無法簡單地去復制的西方工業汽車發展模式。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正式西餐做得很講究,很高級;但是正式的中餐也是有它高級的一面,這兩種文化不能說誰高誰低。中國市場這么大,消費者不同于西方,如果簡單地繼續沿著一百多年來的汽車設計范式往前走,我們認為是不太可能的。
過去我們沒有什么自己的東西,基本上是照搬,好的東西直接學。前些年很多國外車展,大家都去看,回來之后看看哪些東西可以在自己的產品上應用。反觀現在有很多變化,有很多西方的范式加上我們自己的改良,更適合我們中國的客戶。例如快餐業,不僅僅只有漢堡可樂;使用西方的快餐范式,中餐也有各種快餐品牌做得很成功。這就是一個例子,探索我們中國自己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可能是西式的,但一定是加了我們自己的東西。
對于中國汽車設計來說也同樣,我們認為還是需要擺脫單純的跟隨,一定要有適合自己原創的東西。因為我們跟人家不一樣,我們在骨子里面跟人家是不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