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銷量下滑的挑戰,哪吒汽車的母公司——合眾新能源,終于邁出了關鍵一步,于6月26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請。這一舉動,也為市場提供了深入了解其財務健康狀況的機會。
賣一輛虧一輛?哪吒現金壓力陡增
過去三年,合眾新能源在負毛利率的艱難環境中奮力前行,累積虧損達到了驚人的183.14億元人民幣。這一連串的虧損背后,是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間,盡管營業收入從50.9億元攀升至135.5億元,但毛利率持續為負,分別為-34.4%、-22.5%和-14.9%,意味著每賣出一輛車,虧損便隨之增加。
財務困境加劇了現金流動性緊張,到2023年底,合眾新能源的現金儲備已無法完全覆蓋其短期債務。2022年,公司尚有67.57億元現金,足以應對39.26億元的短期借款。然而,一年后,現金儲備驟減至28.37億元,而短期借款增至43.17億元,財務壓力顯而易見。
為了緩解燃眉之急,合眾新能源在今年早些時候從多方投資者手中獲得了50億元的緊急注資。其中,三六零公司持有9.12%的股份,寧德時代擁有3.04%的股權,而桐鄉國有資本、宜春金合和南寧民生等地方國資背景的投資者也參與了此輪“輸血”。
不過,即便有了這50億元的資本注入,合眾新能源仍需加速IPO進程,以期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畢竟,從2017年起,公司已完成了總計228.44億元的十輪融資,但2023年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的大幅下降,表明單純依賴外部融資的模式難以為繼。
漸行漸遠,哪吒一度陷入困境
然而,合眾新能源正面臨的嚴峻現實不容忽視:哪吒汽車遭受了一連串打擊,銷量急劇下滑,加之年終獎延遲發放與停工停產傳聞不斷,品牌聲譽跌入谷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作為2022年新勢力車企銷冠,哪吒汽車曾在當年首次實現15萬輛以上的交付量,風光一時。然而,時移世易,自2023年起,其交付量急轉直下,全年僅取得12.75萬輛,同比銳減16.16%,昔日榮光漸行漸遠。
步入2024年,哪吒汽車的銷售頹勢并未得到根本性逆轉,一季度累計交付量僅為2.44萬輛,直到5月,交付量才稍有起色,達到10113輛,但仍徘徊在萬輛“生死線”附近,未能徹底擺脫困境,逼急了的“紅衣教主”周鴻祎,甚至提議給哪吒改名。
從產品上來看,哪吒汽車當前的產品陣容涵蓋了AYA、X、L、S和GT等車型,定價策略集中于20萬元以下市場,這一價格區間競爭異常激烈,不僅有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等虎視眈眈,更有行業巨頭比亞迪的強勢擠壓,市場挑戰無需多言。
避走海外,哪吒能否逆襲重生?
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哪吒汽車開始放眼全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前五個月,哪吒汽車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已達16458輛,而2023年,其海外銷售收入占合眾新能源總收入的比重已提升至12%。此次IPO募集資金的重要用途之一,便是進一步深化海外戰略布局。
對于合眾新能源而言,上市不僅是籌集所需資金的重要手段,更是重塑品牌形象、提振市場信心的契機。在IPO的推動下,哪吒汽車能否在群雄逐鹿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逆襲重生,無疑將是業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