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年前,要想買一臺新款Corvette Z06還得排隊拿號,一些車主甚至愿意額外掏出幾萬甚至十幾萬美元給經銷商,只為了能提前鎖定一個生產配額。
到了去年夏天,畫風卻完全變了。

美國各地的雪佛蘭展廳里,這臺曾經被當作圖騰般的中置美式跑車開始在車場里一臺接一臺地堆起來,庫存恩本根本賣不掉。
雪佛蘭官網的庫存追蹤系統顯示,全美經銷商手上握著的全新Z06一共有1702臺,1001臺是雙門硬頂,另有大約700臺是敞篷版本。這個數字已經讓Z06成為展廳里數量最多的科爾維特版本 —— 庫存里只有1092臺基礎款Stingray,E-Ray混動則只有873臺,反而是最硬核的Z06成了最賣不掉的型號。


這臺車從2021年底發布以來,幾乎沒有經歷過市場冷清的時刻。
搭載5.5升LT6自然吸氣V8、670馬力、2.6秒破百的它,憑借著近乎瘋狂的高轉特性和那種接近賽車規格的底盤設定,成了當時美式跑車里最能拉開與保時捷、法拉利、邁凱倫差距的存在。
剛開賣那一年,想原價買一臺Z06幾乎是癡心妄想,經銷商加價十萬美元以上是常態。可到了2024年夏天,一切都在悄悄改變。
這1702臺車,絕大多數都在2024和2025款之間,它們還沒來得及換上中期改款的新內飾、新配色,車內那條從中控臺一直排到副駕膝前的“按鈕墻”依舊停留在那里,這些更新細節其實對美國買家來說很重要,也讓一些買家選擇觀望。

造成庫存的原因有幾點。
第一,是最初上市時的加價操作確實嚇退了不少原本有意入手的用戶,與其當冤大頭,現在許多人寧可等到行情冷卻。
第二,是全新改款帶來的誘惑,2024年改款后的新內飾不再有長長的按鈕墻,顏色搭配也變得更豐富,這直接讓還沒更新的版本顯得不夠吸引人。
第三,是ZR1的消息刺激了市場,原本Z06是C8家族的頂峰,但現在,5.5升雙渦輪增壓、1064馬力的ZR1,還有輸出1250馬力的ZR1X版本,連紐北都刷圈了。
這讓一些追求性能極限的買家直接選擇按兵不動,等最強版本上了再買。


所以展廳里的景象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各地經銷商為了把庫存變成現金流,開始不再堅持當初的加價,而是接連給出優惠。
根據庫存追蹤工具,現在售價最低的一臺Z06是一臺Riptide Blue藍色的1LZ硬頂版,標價107,464美元,比官方指導價便宜了12,000美元。全國范圍內至少有10臺Z06的價格跌到11萬美元以下,和兩年前車主為了一臺Z06排隊交十幾萬加價形成了強烈對比。
至于Z07性能套件版 —— 帶有更激進的空氣動力套件、碳陶剎車、米其林Cup 2 R輪胎和專屬調校,現在最低的報價是125,790美元,同樣比指導價低12,000美元,全美國范圍內有八臺Z07套件車的報價不到14萬美元。


即便不算折扣,Z06本身的性價比就已經極高。它的直接對手是保時捷911 GT3,后者的起步價在224,495美元,就如同當年的GT-R打蘭博“大牛”一樣。
用一臺不到14萬美元的中置美式跑車,能換來一個能跟911 GT3掰腕子的動態表現,即便在性能車歷史上,這種賬面性價比也相當夸張。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幾十年來Corvette一直遵循的傳統:用絕對的性能去打破價格壁壘。
這臺C8 Z06的核心,是那臺LT6發動機,一臺5.5升平面曲軸自然吸氣V8。


它在2021年底亮相時幾乎顛覆了所有人對美式跑車的刻板印象。沒有增壓器,沒有電氣化的加持,靠純粹的自吸,轉速拉到8600轉,輸出670馬力和625Nm的扭矩。
這樣的發動機放在今天,像是一個完全逆潮流的存在。
因為從2010年以后,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市場,大家都用渦輪和電機來解決排放問題,而Corvette選擇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路線。
這臺LT6是賽道導向的。


它有干式油底殼潤滑系統,讓車在高G值側向加速時油壓不會中斷。它的進排氣設計源自耐力賽車,輕量化鈦合金連桿和進排氣系統,讓整臺發動機有著高達每分鐘8600轉的紅線。
沒有渦輪介入的瞬間扭矩沖擊,也沒有混動帶來的額外重量,一切都靠發動機本身,配合8速雙離合變速箱和中置布局,C8 Z06在動力傳遞的效率上第一次接近了歐洲超跑的水平。官方數據零百加速只需2.6秒,但在賽道上,這臺車比直線加速更讓人印象深刻。


2024年9月,德國媒體把一臺美規Z06帶到了紐北,交給Christian Gebhardt進行全程計時。盡管官方沒有背書這次成績,但數據依舊讓人震驚。
7分10秒51,這個成績直接把保時捷918 Spyder(7:30.00)、道奇蝰蛇ACR(7:12.13)以及同樣由Gebhardt駕駛的奔馳AMG GT R(7:10.92)統統壓在身后。

這臺車的測試版本是完全符合美國標準的量產車,裝配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 R輪胎,沒有顆粒捕捉器,沒有任何賽道專屬套件。即便這樣,它仍然跑出了一臺近1700公斤的美式跑車很少能達到的圈速。
7分10秒不是北環歷史最快,但對于一臺非賽用的美規車來說,這個表現足以證明它的綜合能力。
在北環賽道這樣長達20.8公里的連續彎道里,考驗的不只是發動機功率,更是底盤、懸架和空氣動力學的整體平衡,C8的中置布局在這里顯露出它的優勢。發動機和變速箱全部壓在車體中央,前后配重比接近理想值,轉向輸入精準到每一次微調都能立刻體現在車身姿態上。

更短的發動機氣流路徑和更靠近地面的重心,讓它在高速彎里有著出人意料的穩定性。即便是過去擅長賽道的前置大排量美式跑車,也從來沒有在北環取得過這樣的表現。
正是這臺LT6,讓Z06第一次徹底甩掉了“直線快,彎道慢”的刻板印象。
從賽道到市場,Z06現在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
一邊是庫存的堆積,一邊是它仍然有著出色的機械素質。很多人會把原因歸咎于ZR1的即將到來,確實,那臺1064馬力的雙渦輪版本會讓Z06看起來不再那么強悍,但對大多數想要真正駕駛快感的人來說,Z06才是那個機械最純粹的答案。

ZR1和ZR1X比現在的Z06更重、更復雜、更電子化。Z06的吸引力就在于,它還保留著自然吸氣的聲浪,發動機的轉速變化是肉眼可見的那種線性攀升,油門踏板和后輪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延遲。
這些細節可比動力數字更重要。
美國車廠在近十年里經歷了從渦輪到電動的快速過渡,但C8 Z06用一種頑固的方式證明,純粹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依然有生存空間。

它的圈速數據說明了它不只是直線快,它的庫存和價格變化也說明了市場永遠會被新鮮感牽引。Z06的未來將如何,答案還不清晰。
至少這是二十年來第一次,你可以走進展廳,以接近官方指導價,甚至低于指導價的價格,把一臺美式賽道化中置跑車直接開回家。

這臺車的機械結構、發動機性格、底盤極限表現,和它眼下的市場價格形成了一種罕見的錯位。如果從駕駛角度看,這種錯位其實是最值得慶幸的。因為很少有時候能讓一臺如此接近賽車水平的自然吸氣跑車,在這個預算下成為觸手可及的東西。
當一臺Riptide Blue藍色的Z06停在展廳角落,靜靜地等待下一位車主,也許這個時代對于那些還愿意自己去操控、去感受發動機高轉速咆哮的人來說,剛好是一個最好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