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續航里程與能耗表現是鵬友們比較關注的兩個重點,部分鵬友也向我們反饋續航里程的顯示與實際有些許偏差,且在冬季表現更為明顯。
鵬友們的這一困惑,其實也是目前新能源電動車都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本篇內容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講解,幫助大家了解續航/能耗背后的故事,獲得更良好的用車體驗。
續航里程都去哪了?
在實際用車過程中,鵬友們也許會發現表顯續航驟降、百公里能耗快速增高等現象,這并不一定代表是電池或者電控質量問題,因為電動車的特性,影響實際續航的因素除了整車重量、電池健康度、輪胎胎壓等固定因素外,還有駕駛習慣、路況、車內電子設備使用、環境與氣候等客觀因素。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下續航是如何被影響的:
續航里程流向之一——電池加熱
北方的鵬友可能會遇到,冬季室外停車一段時間后,再次啟動時續航里程會比上次下電時顯示的續航里程“少了一截”,這是因為長期停放于低溫環境,鋰電池的活性受到了影響,表現出來就是電池容量變小,放電效率下降。過低溫度時系統會將續航里程向下修正(即減少續航里程),保證有一個可靠的續航里程。
想要電池活性恢復,就需要把電池加熱到適宜的工作溫度,伴隨著行駛過程或充電過程的推進(為保護電池,電池溫度過低時還會降低充電功率,導致充電時間變長),電池溫度逐漸升高,內部化合物質的活性也回歸常規水平,續航里程與充電功率就會慢慢“漲回來”。
所以,“流失”的部分續航里程,其實是被電池加熱過程消耗掉了。
續航里程流向之二——車內制暖
除了電池加熱以及活性降低帶來的續航里程“遺失”,另一方面,車內空間的制暖也是續航里程降低的主要原因。
在寒冷的冬季,一個溫暖的車內空間無疑能為車內乘員帶來舒適的體感,無論是給車內空間帶來暖風的空調、貼身暖意的座椅加熱、呵護雙手的方向盤加熱,所提供熱源全都通過動力電池電能轉化,特別是空調,制熱功率大約是制冷功率的2.5倍。
續航里程流向之三——高速與激烈駕駛
常跑高速的鵬友都會有一種感覺,相對于城市低中速行駛,高速行駛反而續航里程下降更快,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風阻。
與低速行駛相比,高速工況下風阻增大,導致行駛阻力增大,能量回收利用少,所以百公里能耗增加。以車速60碼(km/h)與120碼(km/h)對比,總阻力大致增加了2-3倍,跑同樣一段路需要的電耗更高。
但這并不意味著在中低車速時候的發現續航里程下降快就是動力電池有問題,例如在擁堵路段行駛時,空調、大屏、音響及其它電子電器持續耗電,導致平均能耗顯著升高,類似于燃油車在堵車工況下油耗升高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激烈駕駛也是引起續航明顯下降的原因之一,由于車輛急加速時需要更大的能量去驅動車輛,驅動功率增大,能耗也會增大。而急減速時機械制動介入導致能量未能回收造成損失,故急加速與急減速均會導致行駛能耗增大,續航下降加劇。
如何增加實際續航里程?
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增加實際續航呢?當然有!下面這幾個小貼士快快Get起來吧~
1、家里有充電樁的鵬友,建議養成停車時插上充電槍充電的習慣(長時間停放建議不要一直處于插槍狀態);
2、在車輛插充電槍的情況下,建議使用電池提前預熱、遠程提前開空調功能,可以使用充電樁的電量給車輛進行預熱,減少電池電量的消耗;
3、如果條件允許,冬季盡可能將車輛停放在室內/地下停車場。
4、車輛長期存放前應使動力電池的電量保持在30% ~ 60%,建議鵬友們每個月對動力電池進行一次充放電。
5、盡量保持平穩駕駛,減少不必要的急加速、減速,城區工況下建議多使用強動能回收模式或單踏板模式(P7),
6、留意胎壓,讓胎壓保持在合理范圍:
- G3:17寸輪胎建議胎壓2.3bar, 19寸輪胎建議胎壓2.5bar;
- P7:前輪2.5bar,后輪2.7bar
7、冬季使用空調制暖時,建議使用自動空調(auto)模式,并設定合適的空調溫度和風量(過高的溫度和風量會顯著加大電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