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以來,小鵬汽車連續4個月的交付成績單依然有夠難看的, 遲遲連1萬臺都破不了,一季度加起來才21821輛,還沒有理想汽車一個月賣的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支離破碎的“蔚小理”格局,讓小鵬重新入“閣”的希望是越來越小了。
天上飛的汽車都造出來了,地下跑的車為啥賣不動?
甚至如今,連提起小鵬汽車都難以獲得關注和流量。要說今年小鵬唯一火的事,也跟它在售的車型沒有關系,而是“紅衣大叔”周鴻祎體驗小鵬飛行汽車的話題。
“先做成空中滴滴吧!” 周鴻祎勸何小鵬,不要做這個飛機了,這個飛機根本就賣不出去,老百姓不敢拿一百多萬把自己的生命放在這個飛機上!由于一些原因,周鴻祎的飛行體驗沒能如愿,不過這似乎讓他“松了口氣”。
有趣的是,剛結束不久的北京車展上,各大品牌新車爭艷,各位車企大佬也是互相串臺捧場,熱鬧非凡。而小鵬車展臺同樣也是人潮涌動,不過,大家圍著“湊熱鬧”的并不是在售車型,而是小鵬的另一款飛行汽車:匯天空天一體式飛行汽車。而這款車型,也不是第一次亮相和參展了。在現場,人們似乎并不關注在售車型,而飛行汽車也只是跟看“UFO”一樣博個眼球罷了。
盡管小鵬匯天和小鵬汽車雙線發展,但,假如飛行汽車的眼球已經超過了小鵬汽車,而又對在售汽車的銷量沒有提升,那?:
飛行汽車項目對于小鵬汽車意義在哪里??
而與飛行汽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鵬X9在經歷了理想MEGA“送大分”事件后依然銷量平平。是當家旗艦SUV小鵬G9已經靠拉低售價與姿態也換不回的銷量提升和寄予厚望的G6銷量疲軟。
筆者在這里聲明:小鵬汽車是一家以技術見長的新勢力公司,筆者也從不懷疑在造飛行汽車方面小鵬的技術上有什么問題,相反,這種探索和嘗試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于小鵬汽車現狀來說,“沒個卵用”。
有人不服氣,認為質疑小鵬汽車造飛行汽車這件事是“目光短淺”和“別有用心”,我只想問:飛行汽車,跟老百姓,有個毛的關系?
如今的飛行器技術很成熟,我絲毫不懷疑小鵬飛行汽車的安全性、自動化和智能化有什么問題,但還是那句話:飛行汽車的市場根基在哪里?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只要飛行汽車成熟了,未來那種科幻片中的場景就可以實現了,每個人開著各種飛行器在摩天大樓間穿梭.....快醒醒吧!
還記得曾經紅極一時又頃刻間落馬的的“立體快巴”項目嗎?到現在還有人質疑說這樣的“創新”項目沒了可惜了。請問:“立體快巴”的失敗是因為技術問題嗎?那有個P的技術難點,是因為這樣的立體巴士要平安運行,要解決的是當下的所有城市道路布局,只有重新規劃和打破現有的道路交通布局,才能提供給立體巴士合適的運行和運營空間。
同樣,飛行汽車要解決的問題也從來不是如何讓汽車飛起來,而是要想讓飛行汽車走入千家萬戶,當今所有的平面城市交通規劃,必須得向立體交通發展才行。那么不但是交通方面,連樓房的建設也要重新設計和施工了。其公共安全性、配套交通基建實施都要跟上才行,最關鍵的是,連交通法都要改變了。
目前,甚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有人不服氣,說哪家公司都不去做,怎么可能有未來?而且誰告訴你小鵬飛行汽車是要讓所有人都可以開了,國外的私人飛行器和服務就很發達,為什么我們不可以!?
可拉倒吧,連飛個無人機都費勁的環境里,誰給你的勇氣讓你還敢多想一步?梁靜茹嗎?
比如,目前來說,想要飛行,得先提前申請飛行航線,而且飛行器只能在劃定的安全區域內起飛。系統會保證各條航線不會交叉,這樣就不會有碰撞的風險了。但這也意味著,這種飛行器可能不會像汽車那樣走進千家萬戶,它主要是為了一小部分人服務的。
你看,“為了一小部分人服務”的,這不就是我前面說的,跟老百姓,有個毛的關系嘛?所謂不接地氣,這不閉環了嘛~
全系4個月沒破萬,用X9曲線挽尊?
那咱們再回過頭來談點接地氣的:已知,今年車圈戰斗進入白熱化,是關乎很多車企生死存亡的一年,價格大戰愈演愈烈,請問小鵬汽車今年成績如何?顯然,跟以前相比小鵬汽車今年的成績是不及格的。
今年3月份,小鵬汽車的銷量主力車型居然是純電MPV小鵬X9,讓人有些意外,此前有名聲的小鵬P7、G9、P5、G6均淡出消費者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