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4月銷量大跌31%,高端品牌昊鉑表現平平,最近廣汽埃安的日子不太好過。
作為廣汽集團旗下主打新能源的獨立品牌,埃安曾憑借”網約神車”AION Y一路高歌猛進,去年銷量同比大漲77%,達到48萬輛,成績相當亮眼。
可是到了今年4月,埃安的表現卻急轉直下,當月銷量僅2.8萬輛,同比暴跌31%,環比也下滑14%,一季度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4%。
這一連串的下滑數據,足以讓埃安上下一陣膽戰心驚。

網約車市場飽和是主因,AION Y單月銷量腰斬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埃安此番滑鐵盧的元兇,正是曾經助它一飛沖天的AION Y。
這款被冠以”網約神車”稱號的緊湊型純電SUV,憑借超低的10萬元起售價,和同級別中罕見的后排純平地板+超大乘坐空間,深受網約車司機青睞,一度供不應求。
在粵港澳大灣區,AION Y幾乎承包了滴滴等平臺的網約車市場,去年單車型銷量突破20萬輛。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東莞、深圳、溫州等地陸續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加上疫后經濟復蘇乏力,不少失業人員涌入網約車行業,原本的藍海市場競爭陡然加劇。
今年4月,AION Y銷量僅9022輛,同比腰斬近60%。

對于銷量90%以上依賴AION Y和AION S兩款車型的埃安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高端品牌昊鉑叫好不叫座,難敵BYD仰望等實力派
眼見”網約神車”魔咒反噬,埃安其實早有預感,去年9月便高調發布高端品牌昊鉑,試圖實現市場多元化。
然而首款車型昊鉑SSR雖然喊出了不少”國產百萬超跑”、”零百加速1.9秒”的噱頭,實際市場表現卻差強人意。
與標榜同樣售價的BYD仰望U9相比,昊鉑SSR除了頂級配置一無是處,完全沒有技術亮點。
SSR的失利,反倒暴露出埃安在核心技術上的短板。

昊鉑品牌的后續車型昊鉑GT和HT同樣乏善可陳,除了在定位上與特斯拉Model S和X類似之外,完全沒有自己的特色。
相比BYD、小鵬、理想等一眾新勢力在智能化、輔助駕駛等方面的發力,昊鉑要想在高端市場立足,除了拼料還得拼技術、拼品牌、拼服務,不然依舊難有作為。
靠網約起家埃安如何破局?關鍵要補齊技術短板
客觀來說,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傳統車企轉型,到僅用一年多時間就打造出一匹”網約神車”,廣汽集團和埃安的戰略眼光和執行力值得肯定。
但從AION Y的迅速跌落,也能看出埃安這種單一車型、單一市場的發展模式存在極大風險。
一旦網約車需求趨于飽和,埃安就失去了增長引擎。

現在,埃安亟需尋找新的突破口。
除了開拓更廣闊的私家車市場,埃安還要在車型矩陣、技術實力上多下功夫。
像電池、電機、智能駕駛等”卡脖子”領域,埃安目前依舊處于跟跑階段,只有盡快掌握核心技術,打造有競爭力的明星車型,才能擺脫對網約車市場的依賴,重回快速增長的軌道。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表示,要發揮好合資品牌的引領作用,為自主品牌的發展提供支撐。
埃安接下來的當務之急,或許是向廣汽豐田、本田等成熟合資品牌學習如何打造爆款車型,積累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經驗。
畢竟后浪再厲害,也得先學會前浪是怎么沖上沙灘的,對吧?

作為國內新能源車企的先行者之一,廣汽埃安靠敏銳的市場嗅覺搶占了網約車風口,一時風光無限。
但隨著競爭加劇和需求萎縮,埃安不得不正視自身在技術、營銷、品牌等方面的短板。
要想在愈發擁擠的賽道中勝出,埃安必須盡快補齊關鍵技術,打造更多有競爭力的車型,拓寬市場布局。
否則,所謂的”神車”也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
期待埃安能盡快走出陰霾,用更扎實的硬功夫,重振雄風!
